別無他法和死馬當活馬醫有什麼區別?

2025-07-11 18:15:18 字數 2034 閱讀 4926

1樓:小馬學哥

別無他法"意思是沒有其他的選擇或方案可供選擇,必須採取某個行動或方法。這個短語通常用來描述一種無奈的局面,表示在某種情況下只有一種選擇或只能接受某種結果。

死馬當活馬醫"意思是李好在沒有確切的方法或解決方案的情況下,採用一些不保險或有風險的方法或措施。這個短語通常用來形容乙個人或組織在面臨某個問題時,沒有采取最好的解決方案,而是選擇了乙個可能不太可靠或者不那麼明智的方法。

因此,儘管答乎這兩個短語都涉及到面對困難時採取某種行動的情況哪舉鉛,但它們的含義和用法不同。

2樓:小助手天天

別無他法」和「死馬當活馬醫」這兩個詞語之間伍塌緩是有細微區別的。主要區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含義不腔模同:別無他法指的是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問題;而死馬當活馬醫則是指在無法確認疾病症狀的情況下,仍然隨意進行**或嘗試。

2. 依據角度不同:別無他法是從應對問題的角度分析的,說明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而死馬當活馬醫則是從**手段的角度考慮的,說明採用的**手段可能不恰當,不會起到**作用。

3. 語境使用不同:衫含別無他法是在經過嘗試不同方法後確定的,而死馬當活馬醫往往是在不知道具體情況、缺乏實踐經驗或貪圖方便的情況下使用的。

總之,別無他法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做出的無奈之舉,而死馬當活馬醫則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危險行為。

死馬當活馬醫是什麼意思

3樓:葡萄說生活

死馬當活馬醫(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意思是最後的嘗試。

出自宋·整合《巨集智禪師廣錄》卷一:「若恁麼會去,許爾有安樂分,其或未然不免作死馬醫去也。」

哥哥所言,我也細細想過多次,但我的政策,全是俗話說的,死馬當活馬醫。 —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

聯賽僅剩最後4輪,天誠隊還將遭遇北京八喜、石家莊永昌這樣的衝超球隊,用天誠隊教練的話來說,「保級的希望已經不大,現在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了。」

故事古時候,有乙個病入膏肓的人。因為誰都治不好,他的家人很著急。有一天,又來了乙個大夫,他是個外地人,當他摸完病人的脈時,覺得沒有希望了,就說死,脈當成活脈醫。

因為是方言所以聽成了:死馬當活馬醫,流傳至今。

死馬當活馬醫什麼意思?

4樓:來自凌雲山得體的曹仁

死馬當活圓渣者馬醫拼音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是一梁激個俗語,意思是最後的嘗試。

解釋 1、比喻明知事情橘薯已經無可救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2、更為常用的語境是:表示已經做好最壞打算,姑且放手一試,就算是出現最壞結果,也早有心理準備了。

5樓:鏟屎官的小助手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有一種說法是.死馬當活馬醫,還是活馬當死馬醫?

6樓:海獵

死馬當活馬醫。

俗語,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姿陪藥,仍然抱萬一跡埋蠢希望,積極挽救。也泛指做最後的嘗試。

出 處:宋·整合《巨集智禪師廣錄》卷一:「若恁麼會去,許爾有安樂分,其或未液蔽然不免作死馬醫去也。」

甚麼是「死馬當活馬醫」?

7樓:拋下思念

佛門諺語:8. 待人接物 觀世心編著 死馬當活馬醫 比喻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仍盡力挽救,做最後的嘗試。

參閱清代顧張思的《土風錄‧卷十三》:「知不可救,姑且醫治,曰死馬當活馬醫」。 此諺語取材於《晉書‧郭璞傳》:

有主人良馬死者,璞教令一人東行遇林木以杖擊之,得一物如猿,持歸見死馬,即吹其鼻,少頃活。 此諺語亦簡為「作死馬醫」,出自唐末五代的雲門文偃禪師(864~948年),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五》:「三乘十二分教,橫說豎說,天下老和尚縱橫十字說,與我拈針鋒許說底道理來,看恁麼道,早是作死馬醫。

另宋代何薳(1077~1145年)在《春渚紀聞‧卷四》中提到:「大人疾勢雖淹久,幸左右一顧,且作死馬醫也。」

從科學上來說,熱死和凍死哪種死法更舒服些

理論上是凍死更好一點,但是實際上都不怎麼舒服。從科學上來說,凍死會更加舒服,存在凍臉效應,當體溫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覺得很熱。一般來說熱死更舒服些,因為人們更比較耐熱,而不是耐冷。從科學上說,熱死和凍死這兩種死法都不舒服。哪種都不舒服,畢竟死是很痛苦的,世間多麼美好。覺得活著好一些,凡是死法,都有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