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書憤》的題目 100

2025-07-09 18:25:13 字數 2930 閱讀 9075

書憤的古詩是哪一句

1樓:風音

原文: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是一首愛國主義詩篇,詩中運用誇張和想象,真切地反映了在金國統治下,北方人民遭受的苦難和他熱愛祖國、盼望南宋王朝的軍隊早日收復國土的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對淪陷的壯麗河山、苦難百姓的深切懷念和念念不忘收復失地的愛國熱情;字裡行間也流露出對南宋統治者長期未能收復失地的失望和悲憤的心情。

南宋時期,金兵佔領了中原地區。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斥歸故鄉,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儘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兩句詩集中而深刻地表現了作者懷念北方人民,渴望收復失地心情。但不是從主體角度直抒感情,而是從客體一方下筆,寫遺民「南望王師」.

敘事富於變化,構思頗費匠心。胡塵,即胡馬揚塵,形象地表現出侵略者統治的橫暴。「淚盡」的「盡」,表明遺民受蹂躪極深,以致欲哭無淚。

南望」的「望」,表現出沉淪半個多世紀的遺民翹首盼望的心態。兩句用詞確有「言簡意深,一語勝人千百」的效果。謝謝。

書憤的古詩是哪一句?

2樓:碼上來

書憤。【作者】陸游 【朝代】宋。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3樓:綠楊煙外

全詩如下:書憤五首·其一。

宋 ·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千古詩名《書憤》說的是誰?

4樓:半闕相思

1、這兩句詩出自陸游的《書憤》,意思是: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2、原文如下: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3、譯文如下: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

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

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4、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陸游時年六十有一,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書憤》的詩眼是哪一句?

5樓:硬幣小耗

本詩是首句入韻的七言律詩,押下平九青韻,頷聯、頸鍊兩聯對仗。詩中存在幾處拗救,並且出現了較為罕見的三仄尾。

具體情況如下:

腰間羽箭久凋零(平平仄仄仄平平)

太息燕然未勒銘(仄仄平平仄仄平)

老子猶堪絕大漠(仄仄平平仄仄仄)

諸君何至泣新亭(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身報國有萬死(仄平仄仄仄仄仄)

雙鬢向人無再青(平仄仄平平仄平)

記取江湖泊船處(仄仄平平仄平仄)

臥聞新雁落寒汀(仄平平仄仄平平)

補充:這首詩作於淳熙九年(1182)秋,作者時年五十八歲。淳熙六年,陸游因為開義倉賑濟饑民,受到當權者的反對,被罷職回鄉。

淳熙九年,陸游主管成都府玉局觀,奉祠居家,孤寂無聊,但報國之心一日未滅,便創作了此詩。

首聯寫退居鄉野、久離疆場、無緣抗敵的落寞悵惘。「羽箭久凋零」,足見其閒居、被棄置已久的鬱悶。「燕然未勒名」用層遞手法說壯志難酬,憤懣不平。

奠定了一種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調。頷聯抒發了雄飛奮發的壯懷,表達了對那些面臨外侮卻不抵抗、無作為的達官貴人的指斥。上句是說大丈夫在神州陸沉之際,應「捐軀赴國難」,不可安然老死。

乙個「猶」字道出他不甘示弱的心態。「絕大漠」,典出《漢書·衛將軍驃騎列傳》,是漢武帝表彰霍去病之語。兩鬢蕭蕭,仍然豪氣干雲,夢想著馳騁大漠、浴血沙場;這反照出朝廷中的那些面對強虜只知割地求和而不思奮爭的文官武將的奴相。

諸君何至泣新亭」,作者用典故,表達了對高居廟堂的權貴在國家山河破碎之際束手垂淚的懦弱昏庸的不滿。

頸聯以工穩的對仗,揭示了歲月蹉跎與夙願難償的矛盾。「一身報國有萬死」,「一」與「萬」的強烈的對比,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拳拳愛國心與殷殷報國情,擲地有聲。「雙鬢向人無再青」,這一句是說,歲月不饒人,滿鬢飛霜,無法重獲青黑之色,抒發了對華年空擲、青春難再的感傷與悲憤。

作者抱定了「為國犧牲敢惜身」的志向,卻找不到能瞭解他的志向的人。這兩句直抒胸臆,是全詩之眼。尾聯點破詩歌題面,回筆寫眼前自己閒泊水村的寂寥景象。

所看到的是荒寒的汀州上的新雁,叫人潸然落淚。這兩句是借象表意,間接抒情。

《書憤》一詩主要使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6樓:2聽花開的聲音

本詩主要表現手法。

1)對比手法:詩中的「憤」,主要通過兩個對比表現出來。一是理想和現實的對比。

詩人北望中原,豪氣如山。以塞上長城自許,然而世事多艱。理想被現實擊得粉碎。

二是詩人早年形象與晚態橘年形象的對比。早年氣壯如山,「樓船畢閉帶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何等豪邁,如今對鏡自照,衰鬢蒼顏,歲月不居,年華空老!手蘆而這一切的根遠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詩人心中之「憤」焉得不湧上筆端?

2)借古諷今:詩中對諸葛亮的高度頌揚,實則是對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憤恨。頌古在於非今,落筆千載以上,旨在千載以下。

關於過年的古詩,有關於春節的100首古詩

元日 唐 孟浩然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賣痴呆詞 唐 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除夜 唐 來鵠 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元日 宋 王安石 爆...

運用《書憤》的高中八百字字作文,《書憤》古詩改寫成作文

秋風徐來,夕陽正揮灑著淚水,門前的大槐樹,縱使落了葉卻依舊挺拔,門前專的兩個小女孩,在屬槐樹上打著鞦韆。歡聲笑語將這個落幕的秋天染的一絲俏皮,一絲可愛,一點觸人心弦。這幅場景,便是十幾年前的我們,歲月靜好,可時光匆匆,一想便沒了蹤影。驀然回首,你是否在原來的地方,等我.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嘻嘻...

描寫梨花的古詩100首,關於梨花的詩句100句詩?

描寫梨花的古詩如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白消配滾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覺後梨花委平綠,春風和雨吹池塘。溫庭筠 春愁曲 堂梨花映白楊路,盡是死生離別處。蘇軾 與郭生遊寒溪,主簿吳亮置酒,郭生喜作輓歌 十日春寒淹雨雪,幾番風信到梨花。居節 春寒 重樓燕子隔天涯 柳色 嫩,梨花白雪香。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