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傾杯令》詞譜 格律

2025-07-09 03:20:11 字數 2697 閱讀 8570

1樓:雙靜安兆勇

傾杯令》詞譜、格律如下:

雙調五十二字,前段四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 呂渭老。

楓葉飄紅,蓮房浥露,枕蓆嫩涼先到。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簾外蟾華如掃。枝上啼鴉催曉。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登高送遠惆悵,白髮新愁未了。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此調祇有呂詞二首,宋元人無填此者。

呂詞別首前段起句「隔座藏鉤」,注云:「『隔』『藏』二字平聲。」四字可平可仄。

第二句「金釧敲」,平仄與前首同。第三句亦為六字句而作上二下四句法,與前首異。後段起句運塌「人人爭唱」,亦不作上二下五句法,與前首異。

詞律》注云:「按此首起句『隔座』二字可作一句讀,亦可作二句讀。」即謂起句可作七字句,亂做亦可作四字句也。

又按此首起句即用「藏鉤」事,與前首起句事意相類,疑非兩首之詞,或為一時所作,或雖非一時而為同時所制也。茲照呂詞二首錄此一旁陪圓首,又採《梅苑》別首錄後一首,庶幾兩不相溷。

梅苑》中又有《傾杯令》,與《樂府雅詞》中呂詞同。按《樂府雅詞》有「酒令」一卷,載江伯原詞雲:「歌喉宛轉點新腔。

樂心兒詞雲:「歌喉清更麗。」張元幹詞雲:

歌聲新麗。」皆以「新腔」「清更麗」「新麗」為韻。獨呂渭老詞以「到」「曉」「了」為韻。

如《梅苑》中詞及此詞並以「令」為韻,當是宋人酒令之作也。

2樓:匿名使用者

傾杯令》格律說明:《傾杯令》雙調,五十二字。 前段五敬攜明句,三仄韻;後隱巖段四句,三仄韻。

附詞譜亮告: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中平平仄(韻)。

求納蘭的《紅窗月》詞譜

3樓:匿名使用者

燕歸花謝、早因循、過了清明。 是一般風景,兩樣心情。畝告散 猶記碧桃影裡、誓三生。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韻)。中仄友衡仄迅氏平中仄、仄平平(韻)

烏絲闌紙、嬌紅篆,歷歷春星。 道休孤密約,鑑取深盟。 語罷一絲香露、溼銀屏。

中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韻)

『訴衷情』的詞譜,格律。

4樓:奶思呀呀

(1)正體,單調,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韻,六平韻。以溫庭筠《訴衷情·鶯語》為代表。此詞以平韻為主,間兩仄韻於平韻之內。

如:格律對照例詞: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平平。中平平仄平,仄平平。

2)變體一,單調,三十三字。九句,六平韻,兩仄韻。

如:格律對照: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3)變體二,單調,三十七字。九句,六平韻,兩仄韻。

4)變體三,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四句,四平韻。

5)變體四,雙調,四十一字。前段五句,四平韻;後段四句,三平韻。

5樓:網友

樓上那些複製貼上的 真為你們捉雞。

宋詞詞譜格律問題 蘇軾的《浣溪沙 詠橘》這樣填的對嗎 不對請給正確答案啊

6樓:索隱者

格律就是這樣的。

古代有入聲,屬於仄聲,普通話把其取消了,所以有些不對的地方,應該就是入聲,普通話讀起來卻是平聲。

求宋詞詞譜

7樓:翻階蛺蝶戀花情

)。這裡的詞譜已經非常全了,平時能見到的詞牌都有了。不過裡面的詞譜有的需要自己歸納。雖說歸納也不麻煩,而且很簡單,但是不易學習,我用它的時候一般要現查的。

8樓:ayeye_蕭瀟

龍榆生的《唐宋詞格律》。或者《白香詞譜》。

請問為什麼《中華韻典》中的各詞牌格律與其他詞譜中的格律大不相同呢?比如《後庭花》與百科等

9樓:呼正林

詞譜,各家略有差異,可能與不同作者對字的發音有差異造成的各顯其能的結果。按現在公叢悶好認的概罩型念,詞調的規範次數順序:《康熙詞譜》、《詞律》滲鉛、《詞律辭典》、《中華詞律》、《唐宋詞譜校正》、《白香詞譜》(屬於入門級)、《唐宋詞格律》(屬於入門級),其他皆屬於不入流。

求詞牌名《天淨沙》的格律!!!!

10樓:匿名使用者

天淨沙,越調,曲牌名,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韻、一葉韻。又名《塞上秋》。以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最為著名。

天淨沙》,曲牌名。 《欽定詞譜》「天淨沙」錄: 《天淨沙》 《太平樂府》注:

越調。無名氏詞有〔塞上清秋早寒〕句,又名《塞上秋》。 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韻、一葉韻。

喬吉 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薄倖雖來夢中。爭如無夢,那時真個相逢。

此亦元人小令。第四句葉一仄韻。《老學叢譚》有無名氏詞二首,正與此同。

譜內可平可仄,即參後詞。 又一體 單調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韻、兩葉韻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此詞第。

三、四句,俱葉仄韻。按,孟昉詞十二首,其十首俱與此同。惟一首起句〔七十二候環催〕,七字、十字俱仄聲。

又一首,第四句〔風高露下〕。風字平聲,露字仄聲。 本段曲牌格式 △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平△仄, △平△仄平平。(「為可平可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