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魏愛塔羅
《登高》是古今七律第一原因:《登高》把格律詩的對稱美做到了極致,其代表了格律詩的最高成就。
一、用字精巧。
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小樓初讀此句,自動腦補無數木頭從天而降,極為震撼,但這裡的「落木」,不是落木頭,而是落葉。
2、那為什麼這裡要用「落木」而不用「落葉」呢?無邊落葉蕭蕭下,從平仄對仗上來看完全沒有問題。
3、那是因為,「落木」與「落葉」,所帶來的感覺是不同的。木讓人想到的是樹幹,秋天的樹,葉落將盡,所以木給人的感覺是疏朗的,而葉給人的感覺是繁密的。杜甫這裡用「落木」而不用「落葉」,就是強調秋天衰颯疏朗的感覺。
二、格律精嚴。
1.《登高》的首聯是句內對舉,「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聯間「猿嘯」與」鳥飛」倒是對仗,但整體又不對仗,因為「哀」與「來」都是平聲,且已入韻。
2.這種句式工整中又富於變化,顯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老猛格律運用手段。
3、對格律的精確要求,往往會限制詩意的發揮,但杜甫這首《登高》,看不到一點刻意的地方,讀起來句意渾成,還在其中探索了更為複雜的對仗技巧。
三、氣象高渾博大,情感沉鬱悲涼。
1、《登高》的開頭,便落筆不凡。
2、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天的高空廣闊無垠,勁急的秋風中,夾雜著哀轉久絕的猿鳴,意境蒼茫蕭索。接著,詩人的視線從高空轉向江水沙洲,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鳥兒在秋風中低迴盤旋。
3、在首聯中,杜甫描繪了一幅極富層次的秋景圖,這情景裡有聲音,有顏色,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工整句式,句內的對舉,聯內的對仗,讀起來奮亢的悲慨與低迴的嗚咽高低音混響,形成奇妙莫名的境界。
4、頷聯承接上末句的歷含禪低迴之勢,從廣度。這兩句詩,有著百川灌海的磅礴氣勢,杜甫通過沉鬱悲涼的對句,展示出他出神入化的筆力,前人盛讚此句已經到了」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
杜甫
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後人稱他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別」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肢塵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2樓:徜徉在晨光的淚
登高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是因為在藝術上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獨特之處:
首先,本詩前四句寫景,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緻。首聯為區域性近景,頷聯為整體遠景,這兩聯以壯闊的景象為全詩鋪陳背景,為進一步抒發感慨、登高遠眺創造了巨集闊的空間。
其次,後四句抒情,圍繞枯雀液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發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鄉的悲哀之情。頸聯自傷身世,將前四句寫景所蘊含的比興、象徵、暗示之意揭出;尾聯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再者,全詩八句皆對仗,句句押韻,用字平仄相間,起承轉合自然,音調抑揚有度,一氣渾然,展現出雄渾沉鬱的詩風。
最後,在內容上,本詩沒物超越了單純的寫景或抒情的狹隘,融自然景象、個人情思和歷史感傷於一體,展現了強健的生命力和寬廣的歲手襟懷。
這些藝術特點使得登高在古今七律中獨樹一幟,被譽為第一。
《登高》與一般的七律在格律上有什麼不同?
3樓:江淮一楠
①在平仄上:律法森嚴。《登高》被古人稱為七律壓卷之作,仄起入韻式,首句:
風急天高猿嘯哀」其句為「平仄平平平仄平」,因「急」是入聲故為仄。次句:「渚清沙白鳥飛回」為「仄平平仄仄平平」因「白」為入聲,故為仄。
三句「無邊落木蕭蕭下」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四句「不盡長江滾滾來」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五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為「仄仄平平平仄仄」;六句「百年多病獨登臺」為「仄平平仄仄平平」因「獨」為入聲,故為仄;七句「艱難苦恨繁霜鬢」為「平平仄仄平平仄」;八句「潦倒新停濁酒杯」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因「濁」為入聲,故為仄。讀起來朗朗上口。
在押韻上:韻腳統一。《登高》詩二四六八句結尾的「回」「來」「臺」「杯」都屬於「十灰」韻部,按平水韻押韻規則,韻律和諧,甚是順口。
經過千年的發展,此四字韻母已經不同,令後人讀起來疑竇大生,好是一番爭論!
在對仗上:八句皆對。《登高》詩八句皆對仗,這在古詩歌中是少見的。
律詩要求頷聯和頸聯對仗,但在《登高》詩中,首聯和尾聯也是對仗的。不僅是上下兩句對,而且還有句中自對,如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讀來富有節奏感。
古今律詩第一之譽的宋代詩人是,被稱為古今律詩第一的作家是
教科書上的東西不可全信,陸游的詩歌情感充沛立意很高,但是就其文學史上的貢獻和文學性而言,完全談不上什麼古今律詩第一。律詩在宋代是一個低谷。1.陸游的號是放翁 2.陸游的詩集是 劍南詩稿 3.陸游的文集是 渭南文集 4.有 古今律詩第一 之譽的宋代詩人是 陸游5.陸游的詩歌創作,是我國古代愛國主義文學...
七律長征「一暖一寒」表達了什麼感情?
七律長征。詩中 一暖一寒 中的 暖 表達了 紅軍巧渡金沙江後的歡快心情。寒 表達了 影射敵人的冷酷與形勢的嚴峻。原詩 七律 長征 近代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釋義跡茄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中,毛澤東把什麼當做細浪,把什麼當做
把起伏的山巒當比作細浪,把狂風卷著泥沙撲面而來比作泥丸滾滾,文學詩歌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錯誤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