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習俗及其寓意是怎樣的?

2025-05-13 00:00:46 字數 2938 閱讀 2464

1樓:乾萊資訊諮詢

掃塵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守歲"也有著辭舊迎新,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寓意。

現在過旦悉年,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要貼上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褲逗、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話說年獸既不怕人,也不怕火,人們為了驅趕它,就想起在火中燃燒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放爆竹也模純乎就有了驅逐瘟邪,吉利平安的寓意。

春節傳統習俗有哪些各有什麼寓意

2樓:許瀅瀅商駿

春節比較流行的習俗:

1,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2,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用麥芽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讓灶王爺上天別說壞話。

3,貼門神。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早先的門神是傳說中專門管鬼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後來改成其它人物。以保家庭平安。

貼春聯、窗花、「福」字、年畫。大門的「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4,吃年飯:過去多為農曆除夕晚餐,桌上必有肉丸全魚,寓意團團圓圓及年年有餘。有的地方魚是「看魚」只擺不吃。

5,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或守通宵,最少至初一子時。燃爆竹:從新舊年交替時開始燃放。目的是為了驅趕叫「年」的怪獸,以免它傷害人畜。

6,拜年:從正月初一開始給長輩拜年,相互拜年。當然都說吉利話。

7,正月初一不能掃地,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以免破財。有的地方說是這天是掃帚生日。

8,給壓歲錢。有的地方是吃完年夜飯後,由長輩發給晚輩;或者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當然是希望走財運的意思。

各地或不同行業還有些不同習俗,不一。

一列舉了。

春節的風俗由來和寓意

3樓:張夏至說教育

春節的風俗由來和寓意:

1、掃塵。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佈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節除舊佈新習俗之一。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歲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2、除舊迎新。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挨年近晚、歲窮月盡」,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乙個晚上。

此期間以除舊佈新為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年飯、守歲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祭祖大節。

少數民族習俗:

1、藏族習俗。

藏族除夕那天,人們穿上豔麗服裝,戴著奇形怪狀的假面具,用嗩吶、海螺、大鼓奏樂,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會」。小夥子們狂舞高歌,表示除舊迎新,驅邪降福。到了新年早晨,婦女們便去背「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2、彝族習俗。

彝族根據彝歷選定年節。有的與當地漢族同過春節。有的地區彝族同胞,在門前樹立青松,用松針鋪地,表示免災消禍。

還有的地區,在節日裡殺豬宰羊,吃坨坨肉,人們互相拜訪,互贈肉類和饃饃。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們將一碗水和前一天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著到來的這一年裡雨水充足。

3、壯族習俗。

除夕,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公尺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群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

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還沒亮人們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婦女們都爭著到河邊或井旁「汲新水」,開始新的一年沸騰的生活。

春節的習俗和寓意都有什麼呢?

4樓:韋爵的休閒娛樂

中國的傳統民俗和寓意是:

1、立春祭農。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間,這是古代傳統的祭農節日,這個節日其實才是真正的迎春,立春祭農,寓意明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民間還有立春給小孩佩戴「春雞」的習俗,寓意豐衣足食、茁壯成長、吉祥如意。

2、端午賽龍舟。

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會,非常熱鬧,通常民間都會自發組織龍舟比賽,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於門庭。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關於賽龍舟的傳說有很多種,但圖個好彩頭、努力向上的寓意一直沒有改變。

3、中秋賞月。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察此胡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是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4、重陽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扒改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絡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敗攔。

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5、臘八煮粥。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並祈求來年繼續施恩。臘八粥」,又稱「福壽粥」,有增福增壽之意。

同安的春節習俗,廈門春節習俗

同安的春節習俗有以下這些 過年迎春,閤家圍爐,吃 是重頭戲。在圍爐前,製作各種食品,皆含吉祥之意。這時做好的飯菜稱 長年飯 要插紅春 芋苗和青蔥。春 與閩南話 剩 諧音,寓富餘之意,長年菜也有同義 包薄餅稱為 包金包銀 春餅又因其作料多樣,以麵皮包而成捲,寓意閤家團聚 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公升。春節掛貼...

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中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是古老的節日。春節的來歷和風俗 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是中國最盛大 最熱鬧 最重要的乙個古老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

春節習俗的改變,春節習俗有哪些變化?

春節,中國四大抄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 年節 傳統名稱為新年 大年 天臘 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 慶新歲 過年。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