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是怎麼來的?處暑的來歷?

2025-05-06 17:25:07 字數 2847 閱讀 6668

1樓:萬水千山總缺錢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弊亮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達150°;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漏卜陸輻射減返頃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氣溫逐漸下降,暑氣漸消。

處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這期間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

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2樓:網友

六月六,看谷秀」這裡的六月六指的是農曆六月初大拿六**莊稼抽穗開花。

跡灶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處暑的時候穀子如果還不出頭就沒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姿仿扮草一樣只能割掉喂老牛吃了。

處暑的來歷?

3樓:老張砍事兒

<><1、處暑節氣的由來自然是出自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傳說,而在一些古書中記載,處暑節氣含義為暑去,即為炎熱的離開。人們在處暑這天會舉行各種各樣的傳統活動,而這些活動都有一定的來歷起源。

2、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處暑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了。

雖然,處暑前後我國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貴陽一線以東及以南的廣大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區日平均氣溫仍在攝氏二十二度以上,處於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3、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4樓:love水晶乳酪

你好!<>

處暑節氣的由來: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乙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的傳說典故。

水火大戰 同一時期,東海水神共工卻因性情暴躁,喜怒無常,經常水淹人間,成為人們談之色變的「凶神」。祝融贈火幫助人類的事觸怒共工,二神因此大戰。

這一戰可謂打得昏天暗地,最後共工不敵祝融敗退而逃,祝融乘勝追擊,共工卻在逃跑中,撞倒了天柱不周山。不周山是天地的支撐,失去支撐,導致天塌地陷,無數生靈橫死。二神因此被下令處死。

因為祝融掌管夏暑季節,處死祝融的這天,就被稱為了「處(chǔ)暑」。

燃放河燈 另一方面,祝融為自己魯莽行為帶來的災難深感悔恨,於是死前,請求黃帝將他的魂魄寄託於蓮花之上,沿河漂流,為死去的亡靈指引往生的方向,以贖罪孽,黃帝答應了他的要求。

於是此後的處暑日,人們便製作河燈燃放,恭請祝融的魂魄來此,帶去對已逝親朋的思念。久而久之,處暑日燃放河燈便成了一種習俗,寄託著大家對亡故之人的哀思。

農事活動。處暑,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正是收穫中稻的大忙時節。一般年辰處暑節氣內,華南日照仍然比較充足,除了華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於中稻割曬和棉花吐絮。

處暑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林果和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民加緊採摘,搶抓農時,進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

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處暑以後,氣溫日夜差別增大,由於夜寒晝暖,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到晚上儲存,因而莊稼成熟很快。「處暑和田連夜變」「處暑三日無肯谷」「處暑三朝稻有孕」「處暑滿田黃,家家修廩倉」等,都說明處暑節氣後,作物很快要收穫了。

處暑的來歷是什麼?

5樓:一粥美食

六月六,看谷秀」這裡的六月六指的是農曆六月初六**莊稼抽穗開花。

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處暑的時候穀子如果還不出頭,就沒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無用的荒草一樣,只能割掉喂老牛吃了。

處暑,是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這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50°,時間點是在公曆的8月23日。處暑這個節氣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乙個表示氣溫 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銷巧。

很顯然,暑氣到了「處暑」這天就漸漸消退了,所以有些地區就很形象直白的稱這天為「去暑」。

擴粗逗展資料

還要清楚一點的是,農諺中的「到秋喂老牛」中的「秋」並不是指「立秋」,因為「立秋」早於「處暑」,它是二十四虧凳鍵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時間點大致在每年公曆8月7日-9日之間,明顯要早於「處暑」的時間點一每年公曆8月23日。

農諺中的「秋」應是指真正氣候意義上的秋季,或是指秋收時節。因為,「立秋」節氣到了,並不能代表秋天的氣候到了,真正氣候_上的秋季,得是在當地的日平均溫度連續5天在22c以下,這才能算是進入到了真正秋天的季節。

去暑不出頭,到秋喂老牛」這句農諺還有個流傳更普遍的說法是「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雖然字語上有些不同,但實際意義都是一樣的。

處暑的由來 處暑的由來是什麼

6樓:漢匠文化

1、《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古時「處」表示終止搭伍的意思,暑氣在此時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耐灶這便是處暑的由來。

2、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知畝或候禾乃登。」

3、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農作物逐漸成熟。

4、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例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爺等。

處暑的農諺,關於處暑的農諺

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熱熟谷,粒實鼓。處暑雨,粒粒皆是公尺 稻 處暑早的雨,穀倉裡的公尺。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公尺。處暑三日稻 晚稻 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處暑滿地黃,家家修廩倉。處暑高粱 遍地紅。處暑高粱遍拿鐮。處暑高粱白露谷。處暑三日割黃谷。處...

處暑的含義,處暑是什麼意思

處暑是炎熱離開。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斗指戊 西南方 太陽黃經達150 於每年公曆8月22 24日交節。處暑,即為 出暑 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時至處暑,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 太陽輻射減弱,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暑意漸消。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 一候鷹乃祭鳥 二候天地始肅 三...

處暑節氣的歷史由來處暑傳統習俗有哪些

處暑就是太陽到達黃經150 時,處暑主要就是反應氣溫變化的乙個節氣,處有著躲藏 終止意思,也就是說炎熱的暑天結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說 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 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於小暑 大暑 也不同於小寒 大寒節氣,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