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史組合怎麼樣?歷化生組合真的那麼不堪嗎

2025-04-26 11:39:17 字數 3947 閱讀 8200

1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化生組合的優缺點如下:

1、史化生這個組合的優點是可以避開物理,物理科目是學霸們的第一選擇,競爭十分激烈,如果學不會硬選,有很大可能會淪為「炮灰」。

2、但不選物理的缺點也同樣明顯,專業覆蓋率太低,好的雙一流、985、源配211大學。

吃香的專業舉磨,對物理學科都有要求。

在高考填報志願時,不選物正裂鬥理也會一籌莫展,尤其是壓線考生,會有較大的滑檔風險。

2樓:在生活中成長

這個組合不合理因為歷史是文科,生物化學是理科,化學有特別難,可以選擇的大學專業很少。

3樓:網友

化生史組合的利弊有哪些? 1、選擇化生史的優勢 ①化學、生物、歷史這個組合避開了學消御神集中的「物理」學科,所面對的競爭對手整體水租派平相對一般,不強也不弱弊橋賀,比較適合中等生。 ②化學與生物是理科中最簡單的兩門學科,生物涉及到的需要背誦的知識點比較多,而化學對於邏輯思辨的要求也沒有物理那麼強,所以學習起來相對簡單。

2、選擇化生史的劣勢 可報考的大。

女生選化生史好嗎? 其實,根據化學、生物、歷史這個學科組合所能報考的大學專業,大多都是偏。

歷化生組合真的那麼不堪嗎?

4樓:修勾修勾很可愛

是的,很差勁。

因為實話說,對於高考「3+1+2」選科模式,12種選科組合,選擇純理科也好,選擇純文科也罷,大家千萬不要去選擇一門文科科目和兩門理科科目,這種組合方式不是太好,具體原因有3點:

第一點:選擇歷史科目基本上決定著報考專業方向。

高考「3+1+2」模式,不是簡單的選擇物理或歷史科目,而是關係到學生未來高考報考專業方向;一句話,選擇物理科目的學生多半會報考工科專業,選擇歷史科目的學生多半會報考人文類、管理類、理學類。

等專業。第二點:「化學+生物」科目可報考‍專業基本上屬於冷門專業‍

高考「3+1+2」模式,選擇歷史科目基本上決定了報考專業方向,可能會有人說「化學+生物」科目能報考一些工科專業,這一點確實如此。

第三點:選擇化學科目不容易拿高分‍‍

高考「3+1+2」選科,一般在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後選科,而大家選科的根據通常會基於兩點,第一點是考慮報考專業方向。比如想學臨床醫學。

軟體工程、大資料等專業會選物理,想學歷史、師範類、經濟類等專業會選擇歷史;第二點是根據各科成績高低而選科,畢竟選擅長的科目在高考中會考出高分。

新高考選科方法。

1、充分考慮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幾乎定型了,興趣不會騙人,遵從本心,跟著感覺走往往比理性更加準確。所以,選科時對自己喜歡的科目,是要首先考慮的。

2、結合孩子的學科成績。

學科成績是核心引數。學科成績既要看分數,也要看在全年級(或更大範圍內)的排名。如果近一年內始終排名靠前,那麼選擇這個學科,在高考時會有較強的競爭力。

歷化生組合真的那麼不堪嗎?

5樓:網際網絡小知道

不是的,遠沒你想象的那麼嚴重。學好了一樣出路很多。

中招中等學生也能拿高分,高招歷史是文科,化學和生物是理科,不同時學的。我學的理科,成績在重點高中裡屬於中下等,生物和化學拿九十多分不難,全都卡到物理上了,高一還能得個七十多分,高二六十來分,高三全成漿糊了。高中歷史確實不容易拿太高分。

大學還可以學應用化學專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藥學、各類醫學專業等。高中學歷史以後,大學可以報考古學、文化遺產、世界史、歷史學等。

高中學化學生物歷史三科,可以報考的專業,從可報專業比例來講,是理科不選物理的最佳選擇。因為如果不選物理,會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機會,而選化學能夠得到一定補償,化學生物歷史組合當中有歷史這科,歷史是文科當中最具優勢的科目,所以這個組合是非常不錯的。

史化生是不是最差的組合

6樓:一年級溜了溜了

是的。新搏差高考「3+1+2」模式,選科關係到高考報考專業,而選擇歷史科目的考生基本上告別了「工科」專業,甚至報考一些985高校也會受到限制。

比如工科類專業人工智慧、軟體工程、網路空間安全、冊梁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水利工程、電氣工程等都要求選擇物理科目。

比如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各個專業招生要求首選物理科目,北京理工大學除了社會科學類、語言類專業不做選科要求,其它專業要求首選物理科目。

天津大學除了建築類專業不做選科要求,其它專業也是要求考生首選物理科目,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等理工類高校要求選擇物理科目的招生專業比較多。

簡單地說,新高考選科選了歷史科目,考生基本上基姿皮告別了「工科」專業,甚至告別了一些理工類985高校、211高校。

史化生是不是最差的組合

7樓:

選擇歷史+生物+化學有這樣幾個弊端:一是不利於報考大學,還個組合似乎包含了文理學科,但都是專業很強的學科此困,缺乏通用性,從高校給出的錄取專業看,選擇面比較狹祥渣窄,選擇空間不大。二是不利於獲得較高賦分。

三門學科中歷史、化學選擇人數較少,賦分時分母不大,與其他學科相比,同樣的考分,不能獲得更高的等級,導致賦分成績偏低。三是不利於提高謹扒悄學習效果。歷史屬文科科目,記憶要求高,偏重於形象思維,生化屬於理科目,側重於邏輯思維,學習中時間安排容易混亂,思維轉換不容易,影響學習效果。

當然,如果你對這三門學科特別有興趣,優勢也很明顯,不妨選擇這樣的組合。

歷化生組合怎麼樣

8樓:網友

歷化生組合分析如下供參考:

第一:選科關係到專業,選擇歷史科目基本上告別了「工科」專業。

新高考「3+1+2」模式,選科關係到高考報考專業,而選擇歷史科目的考生基本上告別了「工科」專業,甚至報考一些985高校也會受到限制。

比如工科類專業人工智慧、軟體工程、網培粗鍵絡空間安全、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水利工程、電氣工程等都要求選擇物理科目。

比如理學類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等也要求選擇物理科目;比如一些985高校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金融學、會計學也要求考生選擇物理科目。

簡單地說,新高考選科選了歷史科目,考生基本上告別了「凳頌工科」專業,甚至告別了一些理工類985高校、211高校。

第二:既然偏重文科類專業,那選擇「化學+生物」組合有啥用呢?

選擇了歷史科目,考生高考志願填報時肯定以師範類、管理類、財經類、語言類等專業為主了,不會選擇工科專業,那選擇「化學+生物」組合有啥用呢?

退一步說,選擇「化學+生物」科目組合是為了報考一些工科類專業,確實如此,選擇化學和生物確實能報考一些生物類、化學類專業,可是大學裡有4大「天坑」專業,你聽說過沒有?

是的,你沒有看錯,「生化環材」被眾多大學生稱為「天坑」專業,不僅因為專業課程知識點多,比較難學,更因為它們就業率比較低,學生畢業後不好就業。

因此選擇了歷史科目,偏重於文科類專業,那就沒有必要選擇了「化學+生物」組合,所以有人把「歷化生」稱為是最差組合也是理所當然。

第三:文科生學習「化學+生物」有多難,你清楚嗎?

或許會有人說:「學生選擇化學、生物科目,說明學生的這兩門科目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這句話確實有道理,可若是「化學+生物」科目學習成績比較優秀,那學生的物理科目成績也不會差到哪去了,因為高中化學科目的學習難度不亞於物理。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個別極端情況,有些學生的化學和生物成績就是比較好,可對物理的學習卻一竅不通。

綜上所述三點,新高考「3+1+2」選科,選擇「歷史+生物+化學」組合確實是比較差的一種組合,老師不建議高一學生選擇。

換句話說配巧,選擇了歷史,決定著報考文科類專業,那選擇「化學+生物」組合就沒什麼用了,比賦分,我們比不過選物理的學生,報考專業,都是一些「天坑」專業並且部分專業還要求物理科目,並且學習難度又大,真不適合選擇歷史科目的考生去選擇學習。

怎麼樣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高中文化生活

文化自覺,是對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 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 對發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文化自信,來自於對時代發展潮流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於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 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這種文化自覺和自信,表現為對中華文化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

史尼嘉拉斐爾系列腕表,怎麼樣,史尼嘉拉斐爾系列腕表,適合年輕人嘛,價格如何?

拉斐爾是 文藝復興三傑 中最年輕的一位,是劃時代的藝術巨匠,其作品被稱為 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世界的頂峰 在他多數作品中,筆下的聖母溫柔 秀美,抱著小天使恬靜的坐在草地上,優雅深邃。雖然在世只有短短37年,仍然給那個時代帶來了劃時代的藝術影響。將神秘的聖母進行生活化的藝術表達,優雅不失莊重,恬美又不乏...

考研考經濟史或者經濟思想史專業怎麼樣啊

1 首先,考研的專業選擇主要看自己的興趣和基礎,同時考慮就業競爭的優劣。2 考研報考經濟史或者經濟思想史專業的人不多,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專業的就業面相對來說比較窄,因為基本上都是到高校 科研所等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大導致研究生畢業後的就業難。3 經濟史或者經濟思想史作為理論經濟學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