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沉積蓋層的區域性構造與油氣儲存條件

2022-03-05 10:40:02 字數 6203 閱讀 3188

1樓:中地數媒

一、部署重點

系統掌握華北區自元古宙以來、揚子區自震旦紀以來、塔里木區自震旦紀以來、東北—興蒙區古生代以來、準噶爾區古生代以來、柴達木—祁連區古生代以來、青藏地區古生代以來和華夏區等區域各時期、各型別盆地分布;盆地地層、構造、沉積特徵和演化過程,盆地烴源巖主要發育層位、分布特徵,以及地質、地球化學特徵;確定烴源巖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油氣資源型別、潛力;確定盆地儲蓋組合特徵,綜合研究油氣聚集成藏基本條件,提出油氣遠景區。

1.華北及周緣地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加強勘探程度低和未勘探盆地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力度,研究中—新生代以來構造活動對前中生代盆地的改造作用及其油氣資源潛力的影響。加強渤海灣盆地深層油氣資源潛力和淺層生物氣基礎地質調查力度和鄂爾多斯盆地多種油氣資源綜合調查力度。

2.揚子及周緣地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研究印支、喜馬拉雅運動對海相沉積盆地的改造和油氣資源前景的影響,特別是對中—新生代沉積蓋層缺失區油氣資源前景的影響;加強頁岩氣的基礎地質工作。

3.塔里木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確定盆地儲蓋組合特徵,綜合研究油氣聚集成藏基本條件,提出油氣遠景區。

4.東北—興蒙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加強古生代盆地和含火山岩盆地的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工作,加強松遼盆地多種油氣資源綜合調查力度。

5.準噶爾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加強準噶爾外圍和深部晚古生代沉積盆地油氣資源潛力調查工作,加強準噶爾盆地多種油氣資源綜合調查工作。

6.柴達木-祁連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加強柴達木盆地外圍晚古生代地層油氣資源潛力調查工作。

7.青藏地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加強盆地識別和盆地地層、沉積和構造等基本特徵的調查工作。

8.華夏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重點加強火山岩下沉積盆地的識別,系統研究中-新生代岩漿活動對盆地的改造及油氣前景的影響。

9.南海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系統掌握南海北部區、南部區中生代以來各型別盆地分布;掌握盆地地層、構造、沉積特徵和演化過程,掌握盆地烴源巖主要發育層位、分布特徵,以及地質、地球化學特徵;確定烴源巖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油氣資源型別、潛力;確定盆地儲蓋組合特徵,綜合研究油氣聚集成藏基本條件,提出油氣遠景區。重點加強深水新生界盆地和中生界盆地油氣資源潛力調查。

10.黃海-東海區油氣基礎地質調查

系統掌握黃海-東海區自古生代以來各時期、各型別盆地分布;掌握盆地地層、構造、沉積特徵和演化過程,掌握盆地烴源巖主要發育層位、分布和地質、地球化學特徵;確定烴源巖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油氣資源型別、潛力;確定盆地儲蓋組合特徵,綜合研究油氣聚集成藏基本條件,提出油氣遠景區。重點加強南黃海盆地古生界、東海陸架盆地中新生界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力度。

(二)油氣基礎地質與關鍵問題綜合研究

開展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綜合研究與編圖,優選全國油氣遠景區,並形成全國油氣基礎地質調查的系統性成果;開展中國大地構造特徵與盆地形成演化、盆地充填演化與油氣成藏組合、關鍵地質作用過程與油氣形成、含油氣盆地多期疊加對油氣富集的約束、南方碳酸鹽巖地區構造改造與油氣儲存條件、北方古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與油氣前景、西部中新生代構造活動對油氣的控制作用、邊緣海盆地演化與深水儲層形成條件、中新生代火山岩形成分布及其成藏條件、新生代活動構造對油氣影響、陸域中小型盆地地質演化與含油氣前景、陸上含油氣盆地多種資源發育特徵等專題研究,提出油氣勘探新思路和方向。

(三)油氣基礎地質調查業務資訊系統

第一階段開發地質調查野外資料採集系統、地質資料**管理系統,初步實現油氣基礎地質調查主流程的資訊化。開發油氣基礎地質調查綜合分析、地質特徵和演化過程模擬、油氣基礎地質條件綜合評價等資訊系統,建立完善的油氣基礎地質調查資訊採集與處理平台。第二階段完善系統功能,建立成果展示和資訊釋出系統,深入開展地質調查公益性成果的社會化共享與應用。

二、部署建議

(一)全國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及編圖

1.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系統調查評價我國沉積盆地的基礎油氣地質條件,獲取最新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編制形成系統的全國油氣基礎地質圖件,優選評價油氣遠景目標區。

針對油氣勘探程度較高的重點含油氣盆地,主要開展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整合工作,並著力解決部分盆地長期存在的次級構造單元劃分不一致、地層分歧較大等油氣基礎地質問題,形成系統的跨區塊、全盆地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和圖件,整體提高油氣基礎地質認識水平。

針對油氣勘查程度低的北方古生界、青藏地區、東南地區、部分海域等油氣勘探新區,以及勘探程序時斷時續的中小盆地,全面加強盆地油氣基礎地質調查,獲取系統的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和圖件,分析資源型別和勘探前景。

針對南方海相地層出露區等久攻不克的地區,加強盆地整體油氣基礎地質條件解剖,重點研究調查油氣儲存條件等關鍵油氣基礎地質因素。

依據新資料,採用新思路,編制全國各型別沉積盆地、各演化階段油氣基礎地質系列圖件,綜合研究我國油氣資源潛力和富集規律,綜合優選評價80~150個油氣遠景區,建成油氣基礎地質調查資料資料整合系統。

「十二五」期間:全面全國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及編圖工作。完成主要含油氣盆地的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整合及系統分析,完成跨區塊、全盆地、跨區域油氣基礎地質綜合研究和圖件編制。

開展新區、新領域和新層系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間:全面完成全國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和綜合研究及編圖工作,形成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綜合研究成果報告和系列圖件,建成油氣基礎地質調查資料資料整合系統。

2.工作任務

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區劃分為:華北及周緣地區、揚子及周緣地區、塔里木區、東北-興蒙區、準噶爾區、柴達木-祁連區、青藏地區、華夏區、南海區和黃海-東海區等10個區。

「十二五」期間:第一階段,系統收集整理並分析重點含油氣盆地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整合資料資料,開展跨區塊、全盆地、跨區域油氣基礎地質綜合研究,統一標準規範,系統編制油氣基礎地質圖件,優選評價油氣遠景區。

第二階段,全面新區、中小盆地和南方海相地層出露區的油氣基礎地質調查,針對相關重點問題,查明盆地油氣基本地質條件,分析油氣資源潛力,系統獲取油氣基礎地質資料資料,編制油氣基礎地質系列圖件,優選油氣遠景目標區。

「十三五」期間:全面彙總11個油氣調查區資料資料,系統總結研究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特徵、油氣資源型別、潛力和分布規律,系統評價油氣遠景區;編制全國油氣基礎地質綜合研究成果報告和系列圖件;完善和更新油氣基礎地質調查資料資料整合系統。

(二)中國大陸及周邊複雜盆-山系統及其油氣地質重大問題研究

1.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重點研究我國古生代以來不同型別造山帶的盆-山作用特徵,研究不同造山階段沉積盆地的構造原型、巖相古地理特徵演化、沉積充填特徵、油氣地質條件、關鍵地質構造事件對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氣形成分布的影響與控制、含油氣盆地多期演化對油氣富集的控制,研究南方海相、北方古生界、中新生代火山岩、海域深水、中小型盆地等不同領域面臨的關鍵油氣地質問題,研究多種油氣資源共生規律,為油氣資源戰略調查提供理論支援。

「十二五」期間:系統收集資料,啟動中國大地構造特徵與盆地形成演化研究、造山作用型別與複雜盆-山系統研究、複雜盆-山系統的巖相古地理特徵研究、複雜盆-山系統中盆地原型、沉積充填特徵及油氣地質條件研究、複雜盆-山系統中關鍵構造變革與油氣形成和分布規律研究等全國性重大油氣地質問題、南方碳酸鹽巖地區構造改造與油氣儲存條件研究等區域性重大油氣地質問題等重點研究領域的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間:繼續開展中國大地構造特徵與盆地形成演化研究等全國性重大地質問題的研究工作,系統提交油氣重大地質問題研究成果。

2.工作任務

(1)複雜盆-山系統形成演化研究

研究我國古生代以來不同型別造山帶的盆-山耦合方式、過程、盆地構造原型、構造疊合與改造特徵、油氣地質條件和資源條件。研究我國各大地構造單元演化對複雜盆-山系統形成演化的控制。

(2)複雜盆-山系統的沉積充填特徵及油氣地質條件研究

研究不同造山階段盆地沉積充填及其與油氣分布規律關係,從整體上認識大地構造演化過程中複雜盆-山系統的盆地充填特徵及其對油氣成藏組合的控制。

(3)盆-山轉化過程的巖相古地理演化特徵及油氣形成規律研究

研究我國複雜盆-山轉化過程中沉積岩相古地理特徵、重要構造事件對盆地的影響,總結其對油氣分布、成藏型別等油氣分布與富集規律。

(4)中新生代構造活動對油氣運-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在我國複雜盆-山系統中,中新生代大地構造作用在我國現今含油氣的最後定型起著主導作用,研究中新生代構造時空演變,揭示中新生代構造活動對不同盆-山系統中的沉積盆地充填過程、流體活動、油氣分布和成藏的控制作用。

(5)陸域中小型盆地地質演化與含油氣前景研究

掌握我國陸上中小型盆地的形成演化特點,**油氣資源前景,提出油氣調查建議目標。

(6)中國邊緣海盆地演化與深水儲層形成條件研究

研究大地構造演化過程中我國中新生代邊緣海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特徵、發育模式、成因機制及其對深水儲層形成的控制作用,剖析不同型別深水儲層形成的地質條件和發育規律。

(7)構造體系控盆、控油作用研究

「十二五」期間:開展各研究領域的研究工作,系統研究我國大地構造與盆地形成演化、造山作用型別與複雜盆-山系統及其巖相古地理特徵、複雜盆-山系統中盆地原型和沉積充填特徵及油氣地質條件、關鍵構造變革與油氣形成和分布規律、中國邊緣海盆地演化與深水儲層形成條件、中新生代構造活動對油氣運—聚—保的控制作用、中國陸域中小型盆地地質演化與含油氣前景、南方碳酸鹽巖地區構造改造與油氣儲存條件、碳酸鹽巖及其成藏條件、北方古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與油氣前景、火山岩形成分布及其成藏條件、高溫高壓油氣成藏等,取得新的地質認識,指導油氣遠景區的優選。

「十三五」期間:充分利用油氣基礎地質調查成果,繼續開展大地構造特徵與盆地形成演化研究,區域沉積特徵和演化與油氣富集規律研究,盆地充填演化與油氣成藏規律研究,我國關鍵地質作用過程與油氣形成和分布規律研究等重大地質問題的研究,深化認識,指導油氣資源戰略調查工作。

(三)油氣勘查關鍵技術方法及應用研究

1.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加強**、非**及綜合地球物理、微**臺陣、地球化學、遙感等關鍵技術方法在油氣資源勘查中的研究與應用,提高關鍵勘查技術方法在高原、山地、深水海域等地區的應用效果;提高**採集資料質量,研究開發出適用於高原、山地、深水海域等地區的油氣**、非**勘查及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系列,深化微**臺陣深層構造探測技術在油氣勘查中的應用,形成自主創新的油氣**、非**勘查採集、處理和解釋等技術體系。

「十二五」期間:系統試驗,提高**、非**勘查在典型複雜地區原始資料採集的品質,初步形成自主創新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油氣勘查技術系列。

「十三五」期間:進一步試驗驗證,完善,形成自主創新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遙感油氣勘查技術系列,並推廣應用。

2.工作任務

開展高原、山地、深水等複雜地區油氣**勘查成像技術及應用研究。

研究開發能夠提高複雜地區資料採集質量、增強成像效果的油氣**勘查採集處理解釋技術系列。

開展複雜地表地區非**油氣勘查方法技術及應用研究。

研究開發適用於複雜地表地區電磁法勘查技術系列。

開展複雜地質構造區油氣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及應用研究。

研究開發適用於複雜地質構造區的油氣綜合地球物理勘查技術。

開展構造複雜地區微**臺陣深層構造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

深化發展微**臺陣深層構造探測技術在油氣勘查中的應用。

開展地表地球化學油氣勘查新技術及應用研究。

開展地表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研究,為戰略選區提供區域地球化學異常資料,為優選有利目標和部署戰略提供地球化學依據。

開展遙感油氣綜合勘查技術及應用研究。

研究開發建立油氣資源遙感綜合勘查技術系列與系統整合。

「十二五」期間:對現有主要勘查技術方法在我國不同地區油氣勘查中的應用效果進行系統調研,研究分析油氣勘查中各種方法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選擇具有一定油氣遠景的複雜勘查地區開展各項攻關研究工作,實施小規模的**、非**、綜合地球物理、微**臺陣、地球化學採集和處理攻關試驗。

在攻關試驗基礎上,依照新認識,確定新思路,在複雜地區擴大攻關領域,部署**、非**、微**臺陣和地球化學勘查採集處理攻關實物工作量,深化、總結油氣勘探方法技術在各類複雜地區應用效果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初步建立起地球物理、微**臺陣、地球化學油氣勘查技術系列;完成地表油氣資訊直接探測技術研究工作,完成多油氣資訊遙感識別和複雜地表**勘探遙感配套技術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間:系統總結和完善攻關成果,選擇代表性地區深入開展示範應用研究,形成適用於我國不同複雜地區的地球物理、微**臺陣、地球化學油氣勘查技術系列。對形成的技術方法系列成果進行推廣應用。

完成遙感技術應用系統研究工作。

(四)油氣理論和技術超前研究

1.工作目標

拓展油氣資源研究領域,擴大研究範圍,面向社會,搭建平台,打破框框,凝聚超前探索的科學問題,獲得探索性油氣理論和技術研究成果,為油氣資源戰略調查提供支撐。

2.工作任務

主要是探索前沿性、邊緣性、交叉性方面的科學問題,包括理論和技術基本成熟,並經實驗室驗證,有望在一定時期內能夠實際應用的;理論和技術基本得到認可,尚需進一步試驗驗證的;理論認識和技術分歧較大,尚需進一步探索的;其他相關假說。

從氣候角度分析大九湖盆地泥碳沉積的有利條件

從氣候角度分析大九湖第二泥潭成績有什麼劉麗條件 這個盆地泥炭沉積有利條件是因為這裡有充足的水源。從氣候角度分析九大湖盆地泥炭沉積的有有利條件嗎?非常有利條件。角度分析大九湖盆地泥,但是成績有利條件是什麼?從氣候角度分析大九洲湖盆地泥炭沉積的有利條件。這個問題不太清楚。第條件很多。從氣候角度分析,大舅...

世界最低的盆地,世界四大盆地最低的盆地是什麼

在中國的世界之最 1。世界最低的盆地 新疆吐魯番盆地。2。世界最長的運河 京杭大運河。3。世界最大的廣場 北京天安門廣場。世界最低的盆地是吐魯番盆地 世界最長的運河是中國的京杭大運河,長約一千四百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北京天安門廣場 世界最低的盆地是吐魯番盆地 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京杭大運河 世界上...

盆地的地形特點,盆地的特點是什麼?

盆地對海拔沒有要求,只要求四周的地勢明顯比中間高就可以了。比如我國的塔里木盆地的平均海拔就有2000多公尺。山地 海拔500公尺以上,相對高度 指起伏 較大。由山頂 山谷 鞍部 山脊 陡崖五個部分構成。平原 海拔200公尺以下,相對高度很小。大多在江邊。高原 海拔500公尺以上,相對高度較小。我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