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四匯坐地鐵到大紅門坐幾號線,或者還有什麼其他的方式

2021-07-17 05:40:40 字數 6467 閱讀 4817

1樓:詹年

大紅門沒有直達的地鐵。

可以乘坐地鐵5號線,宋家莊站下車,換乘511路,大紅門站下車即到

歷史上,北京的別稱有什麼???

2樓:子曰不懂

北京 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春秋 戰國時期 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 薊。 遼代 為陪都,稱 燕京 。

3樓:

薊據史書記載,西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之後,設定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來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於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的代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來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

幽都唐代曾設定幽都縣,遼時也曾設定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後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使用。

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乙個別稱,甚至一些企業的名稱、產品的命名也多用這兩個字。

春明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餘錄》,蓋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寶元年(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以後京城就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時至今日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南京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公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占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回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2023年),金人南侵,占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202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大興金在將燕京改為中都的同時,設大興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東南部,包括今東城區、崇文區、朝陽區及大興區的東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2023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的意思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所以元朝定都北京後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遊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2023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202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將準備都城遷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2023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於時處處。

」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北京被稱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京師。

宛平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不準確,明清的宛平縣治區只是今天北京的一部分,大致方位是現在的北京西南部,包括今西城區、宣武區、海淀區的一部分以及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大興區的西部。

京兆**二年(202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其範圍包括今天的北京大部分地區,**十七年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4樓:td哥哥

1.京城 2.首都 3.

薊縣(北京的前身,周), 幽州(兩漢,晉), 燕京(始見於唐朝), 春明(出自唐朝,見清朝人孫承澤著作《春明夢餘錄》), 京城(始見於唐朝,不知道這個算不算,北京立都後多少人都這麼叫), 南京(遼), 燕山(北宋收南京後命名之), 中都(金,攻占建都燕山後), 大都(金滅,元), 汗八里(蒙古人對北京的稱呼), 北平(明洪武,朱元璋滅元後,後又見於**), 北京(明永樂元年) 另外廣陽、涿郡、范陽、析津和順天府在不同朝代也均泛指北京,在此不算在內 由此可見至少12個求採納

北京的舊稱有什麼

5樓:懂車師傅

北京是一座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北京」是因朱棣取得皇位後建北京城,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但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此次,我們總結了北京7個比較出名的「曾用名」,其中「北平」是婦孺皆知的曾用名,但除了「北平」,北京還被叫過什麼名呢?

首先就是燕都,據史書記載,西元前2023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再有就是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

」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北京一帶。

還有就是薊縣,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還有乙個別名就是南京,這個南京不是今天所說的南京,而是在遼太宗會同元年,將原來的幽州公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

還有乙個名稱就是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當然最有名的別稱就是北平,明代洪武元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後,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再有乙個名稱就是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北京雖然有過多個「曾用名」,但任何乙個名稱都是匹配歷史節點的輝煌。諸如幽州,多次是華北第一大城市。

諸如大都,曾是世界最大元帝國的都城,統轄著整個中東亞政務。也正是歷史輝煌不斷地積累,讓北京成為中華大地最為精粹的文旅城市之一。

6樓:666旺財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

薊:戰國時燕國的都城。

漁陽:秦朝時北京的名字。

涿郡:隋朝時京杭大運河的北端。

范陽:唐朝唐玄宗時安史之亂,安祿山在此起兵。

幽州:五代時北京的名字。

南京:遼時北京的名字。

燕京:又叫中都,金朝的都城。

大都:元朝的都城。

北京:明清都城。

北平:2023年至2023年,**時期。

北京:2023年至今。

7樓:天馬談世界

北京有多少個名稱,你知道嗎?

8樓:戀愛導師

北京除了燕都外,還叫燕京,帝都。帝都是網友們叫的,起源是根據日本對東京的稱呼由來的。燕都或燕京,原是燕國的都城,在後期也是元明清的都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9樓:李小曼

北平,燕京,幽州,大都,除此之外它還被稱作京師、薊縣、涿郡、漁陽等。

10樓:三棵樹

北京除了燕都外,還有這樣的別稱,北平,京師,燕京等,他歷史悠久,距今有3000多年的建都歷史。

11樓:含淚不言敗

北京現在是我們中華人民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啊,但是他在我國歷史上還有很多別稱,比如幽州,南京等

12樓:愛旅遊的瘦瘦

有好幾個,比如說1、日下。2、春明。3、京城。4、北平。5、大都。這些都是歷史上有記載的。

13樓:灰原哀

大都、中都、薊城、順天府、京都、京城、涿郡、幽州、大興、宛平、廣陽、范陽、日下、析津、旱八里、京兆

14樓:食肉菇

名稱先後稱為:

薊城(周王朝)、

燕都(南北朝後期)、

燕京(北京歷史上有四個時期稱為燕京:唐乾元二年,遼會同元年,金天會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

、涿郡(漢高祖六年)、

ps:新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涿郡改稱垣翰郡。後在東漢時又複稱涿郡。

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涿郡改名范陽郡,治所仍在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    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不斷,涿郡數易其名,其所轄區域也屢次變動。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精簡地方行政機構,改州、郡、縣**為州、縣二級。撤涿郡,所轄區域併入幽州。

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幽州改稱涿郡

幽州(隋開皇三年)、

南京(遼朝)、

中都(金朝自金世宗起到2023年)、

大都(元朝都城,元大都)、

京師(明朝永樂帝起為都城,當時被稱為京師)、

順天府(明清朝兩代,乾隆八年固定下來)、

北平(北京最早於2023年9月12日稱北平)、

北京(2023年9月27日,才又將北平改為北京市)。

ps:稱呼太多了,以上是幾個主要的。

北京的別稱都有什麼?

15樓:小高畫質呀

北京別名:燕京、幽州、京城、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西元前2023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公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16樓:小張老師教學

一道公****送分題,結果錯的人很多!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

17樓:技術zk獪礎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有20多個別稱。

薊: 據史書載,西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後,封帝堯之後於薊,封召公奭於燕。另外一種說法稱周朝以前就有燕國,後燕並薊,以薊城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

秦滅燕後,設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定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後在一些古籍中多用為北京的別稱,上世紀80年代曾出版過一種北京文史類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見於《晉書》,潁川距晉國都洛陽極近,故稱日下。後唐朝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時有「望長安於日下,指吳會於雲間」之句,即運用此典故,此後便以「日下」為國都代稱。

清人朱彝尊的《日下舊聞》和乾隆年間成書的《日下舊聞考》等都將「日下」指代北京。

幽都:唐代曾設定幽都縣,遼時也曾設定過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稱燕帝,以范陽(今河北涿州)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後,罷燕京。

後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變動,而燕京卻被廣泛使用。這也是北京最常用的別稱。

春明:起源於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為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於是後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後,也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餘錄》,蓋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寶元年(742年)前,稱長安為京城,北京成為國都後,也稱其稱為京城,也是人們稱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詞。

南京: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公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20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占燕京。宋、金議和後,燕京回歸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故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2023年),金人南侵,占領宋燕山府。金貞元元年(202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帶。

大興:金將燕京改為中都,又設大興府,在今北京東南部。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2023年)改稱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稱大都為汗八里,蒙語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處。故元朝定都北京後也稱汗八里,馬可·波羅在他著的遊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洪武元年(2023年),朱元璋滅元後,為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202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稱帝後,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並遷都於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

京師:明成祖於永樂十八年(2023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京師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大雅·公劉》,後世遂稱國都為京師。

還有一種說法,陝西鳳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師,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統名為京師,以後便將京師當成國都的代稱。

宛平:這是老北京人對北京的泛稱,其實明清的宛平縣治只是今天的北京西南部。

京兆:**二年(2023年)廢順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隸**,**十七年廢京兆,改北京為北平。此外,北京還有廣陽、涿郡、漁陽、析津和順天府等別稱

從北京大紅門到小黃莊怎麼走

公交線路 地鐵10號線 地鐵5號線 夜6路,全程約17.4公里 1 從大紅門步行約80公尺,到達大紅門站 2 乘坐地鐵10號線,經過2站,到達宋家莊站 3 乘坐地鐵5號線,經過12站,到達和平裡北街站 4 步行約270公尺,到達和平裡中街站 5 乘坐夜6路,經過4站,到達小黃莊站 6 步行約80公尺...

從北京大紅門到傳媒大學需要多少公里

方案1 換乘1次,全程約23.46公里 從大紅門橋北,乘坐729路下行 成和園小區 東壩建材城 在永安裡路口西換乘666路下行 北京站東 京東運喬建材城 到梆子井步行至傳媒大學方案2 換乘1次,全程約23.3公里 從大紅門橋北,乘坐729路下行 成和園小區 東壩建材城 到大北窯北下車,在大北窯東換乘...

地鐵三號線到太古匯坐幾號線,到太古匯坐地鐵幾號線?

地鐵5號線 地鐵3號線,全程約11.6公里1 乘坐地鐵5號線,經過7站,到達珠江新城站2 乘坐地鐵3號線,經過2站,到達石牌橋站3 步行約290公尺,到達太古匯 太古匯簡介 太古匯 taikoo hui 是乙個國際級優質綜合發展專案,位於廣州天河 商務區核心地段,總建築面積406,000平方公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