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叫大姐是風俗習慣嗎,為什麼有人喜歡叫別人大姐?

2021-04-11 05:17:13 字數 2918 閱讀 5352

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女性年紀比自己稍微大一點的。

這樣的稱呼比較親熱。

如果再大一點的都可以叫阿姨。

哥哥姐姐在輩分上是沒有大小的。

2樓:哈哈阿哈哈

蘇州人有叫大姐的風俗,他們一般會叫那些不認識的人,直接就叫大姐呀

為什麼有人喜歡叫別人大姐?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是對比自己年紀大的人的尊重,讀書人是很講究這些的

蘇州人為何喊姑媽為「娘娘」?

4樓:遊客軍團

在我國各地,一般都把父親的姐姐或者妹妹,稱作「姑媽」或「姑姑」的,唯獨蘇州人卻把姑媽叫做「娘娘」(娘娘,取第一聲)。 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吳國,吳王闔閭有個小女兒名叫勝玉,年方十四五歲,還未出嫁。勝玉公主從小嬌生慣養,個性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比玉還「玉」——潔淨,自尊,脆硬,易碎。

有一天吳王吃蒸魚,吃到一半,覺得很好吃,就捨不得再吃而賜給了勝玉。勝玉一看只有半條剩魚,非常惱怒,因為「剩魚」音同「勝玉」,勝玉認為父王這是拿剩魚來暗喻她是多餘的人,不喜歡她了。「父王這是在羞辱我啊!

既然如此幹嘛生我來的。」一氣之下,勝玉竟然抽出短劍,自殺而死。 闔閭非常悲傷,「鑿池積土」,把女兒厚葬於蘇州城西太湖之中三山島上,還以勝玉公主生前最喜愛的寶劍、與「湛盧」、「魚腸」齊名的「磐郢」陪葬。

並叫三位妃子居住於此,世代陪伴,並賜於吳姓。吳縣誌有雲:昔(春秋時)有吳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靈異。

闔閭的兒子夫差,也常叫自己兒子們,來祭祀這位小姑媽。並命山人立祠祀之,祠廟內留有「姑皇聖墓」的匾額。今三山島上仍有吳祀祠、及小姑山,小姑村,95%以上的人為吳姓。

由於當時吳王宮內稱未出嫁的公主為「娘娘」,所以夫差的兒子吳姑蔑等,到三山島上來,山人都知道他們是要來祭祀自己的娘娘——姑媽,也就隨著將吳祀祠稱作了「娘娘廟」。而吳地後人,為了抬高自己父親的地位,也常尊稱父親的姐姐或妹妹為「娘娘」,逐漸成了習慣。

5樓:程煥然話商業

很多地方都有娘娘的稱呼。不僅指姑姑,還有姨媽,以及社會通稱的「阿姨」。

男人叫你大姐是出於什麼心理

6樓:只是隨便聊聊罷

五味雜陳

一,你老了

二,套近乎

三,故意激怒你,然後找話題

四,對你尊稱

五,對你有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你確實比他大 那麼是討好你尊敬你 當然還的看具體在什麼情況下叫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很多時候是在開玩笑…想逗你笑笑…

9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看,場合.一定要區分開,不然很容易把意思弄反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哥們吧,男生不會隨便鄙視人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要看他的表情是怎樣的啊!!

12樓:水月風輕

分不同環境吧… 初次見面使用只是一種普通稱謂, 剛認識叫大姐不禮貌喔,除非女方明顯比男方大。要是熟稔了,還叫大姐,往往是男方對女方很敬重,我就是這心理

他們喜歡叫我大姐,什麼意思啊

13樓:

大姐,都是北方人對年長的人的尊稱~風俗習慣,姐和大姐都一樣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你有做大姐的「範兒」

15樓:

是啊 我在北方他們喜歡叫人姐!

蘇州的風俗飲食習慣

16樓:戴著帽子的

蘇州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擅長燉、燜、蒸、燒、炒,並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原味,風味清單。

蘇州氣候溫潤,草木蔥蘢,有豐富的飲食資源。春秋時期,吳國貴族憑依豐富物產,過著鐘鳴鼎食。甘脂膏粱的生活。秦漢直到明清,蘇州一直是王室內廷事物的**基地之一。

千百年來蘇州食品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至今已有蘇式菜餚、糕點、糖果、滷菜、蜜餞、名茶、糕糰、炒貨、特色調味品、特色醬菜等是個大類一千餘個品種,使天下有「吃在蘇州」的說法。

松鼠桂魚、三蝦豆腐、清蒸大蟹、常熟叫花雞等傳統菜餚享譽中外。花色繁多、製作精良的糕點與歲時節令關係密切,僅據《清喜錄》記載節令糕點就有二十八項之多,至於人生禮儀等糕點糖果更是不可或缺之物。

以下就是有名菜餚松鼠桂魚和三蝦豆腐的**。

乙個男人喜歡叫別人大姐什麼意思

17樓:超級創業好專案

這個人有禮貌,也謙虛,情商比較高。但也要注意不同人群和場合,如果年輕的女孩子,是不喜歡別人叫她大姐的,叫小妹更好。

18樓:雨天後的七彩虹

應該沒有什麼,可能就是他的口頭禪。

19樓:李玉

說明男的把自己總是擺在地位去迎合他人。

20樓:萌萌答

有的地方風俗不同,可能大姐只是他們當地對女性的尊稱

21樓:

可能是比較懂禮貌,懂禮節吧!

22樓:無所在、無所不在

那就證明那個男的喜歡那個女的

23樓:前量

尊重就叫大姐,不尊重就叫喂

24樓:匿名使用者

那要和年齡大小來區分呀

蘇州人本命年有什麼風俗習慣

25樓:你好姜生

開門炮仗

貼春聯賀新年

吃元寶茶

接財神開市 祭猛將

打春 吃春餅點田財

香港旅遊有什麼風俗習慣嗎,傣族有什麼風俗習慣

香港人所指的煲蠟 編輯本段 煲蠟專指中秋節期間,利用月餅鐵罐作器皿 焚燒報紙或 使用蠟燭等雜物用作煲蠟的火源,大量蠟燭 正確地說應該是高溫液態的蠟 造成火團的玩火行為。蠟液燃燒得最猛烈之時,而向火團噴水 使之產生高大火焰。煲蠟極為容易引 災。滾燙的蠟液接觸到 可能造成第 燒傷。香港年輕人尤其流行於迎...

二月二的風俗是吃什麼,二月二有什麼風俗習慣

吃麵條 春餅 爆玉米花 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 龍 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 龍耳 吃春餅叫吃 龍鱗 吃麵條叫吃 龍鬚 吃米飯叫吃 龍子 吃餛飩叫吃 龍眼 1 麵條 吃麵條,也叫吃 龍鬚 龍鬚麵也由此而得名。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這一天人們用吃麵條的...

陰曆七月半的鬼節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河北省 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 肉脯 酒 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 薦新 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 蒸羊送給外孫,稱為 送羊 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麵羊贈送女兒。山西省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