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鳥,請問這是什麼鳥

2021-04-10 21:59:03 字數 5956 閱讀 8081

1樓:宣墨諾羽一

我也撿到過小鳥?,還沒長毛的,粉紅粉紅的,可以看出是麻雀。你這個跟那個不一樣,看著像是燕子。以前老家房梁上有一窩燕子,掉下來過乙隻小幼鳥,是長這樣的。

2樓:悠悠每載

這鳥有點像燕子,太小了不能確定。最好找個燕子窩,偷放進去讓燕子養著。因為燕子無法辨認是否是自己的孩子,會認真餵養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小看不出來,可以送到動物管護部門,或者是林業部門,不知道你養的話她能不能學會飛行和捕食。

4樓:知了叫禪

太小了不知道,可能是燕子

5樓:賺點錢不累

麻雀\(0^◇^0)/麻雀

請問這是什麼鳥

6樓:叫我大麗水手

這個鳥叫做白鶺鴒

白鶺鴒介紹:

白鶺鴒(學名:motacilla alba)是雀形目鶺鴒科的鳥類,屬小型鳴禽,全長約18釐公尺,翼展31釐公尺,體重23克,壽命10年。體羽為黑白二色。

棲息於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離水較近的耕地、草場等均可見到。經常成對活動或結小群活動。以昆蟲為食。

覓食時地上行走,或在空中捕食昆蟲。飛行時呈波浪式前進,停息時尾部不停上下擺動。繁殖期在3~7月,築巢於屋頂、洞穴、石縫等處,巢由草莖、細根、樹皮和枯葉構成,巢呈杯狀。

每窩產卵4~5枚。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大部分地區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地區,在中國有廣泛分布。

物種特徵:

白鶺鴒,額頭頂前部和臉白色,頭頂後部、枕和後頸黑色。背、肩黑色或灰色,飛羽黑色。翅上小覆羽灰色或黑色,中覆羽、大覆羽白色或尖端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色翅斑。

尾長而窄,尾羽黑色,最外兩對尾羽主要為白色。頦、喉白色或黑色,胸黑色,其餘**白色。 虹膜黑褐色,嘴和跗蹠黑色。

生活習性:

白鶺鴒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水庫、水塘等水域岸邊,也棲息於農田、溼草原、沼澤等濕地,有時還棲於水域附近的居民點和公園。常單獨成對或呈3-5只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見成10多隻至20餘只的大群。

多棲於地上或岩石上,有時也棲於小灌木或樹上,多在水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荒坡或路邊活動,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動捕食。遇人則斜著起飛,邊飛邊鳴。鳴聲似『jilin-jilin-』,聲音清脆響亮,飛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時也較長時間地站在乙個地方,尾不住地上下擺動。

主要以昆蟲為食,主要為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公尺象、毛蟲、蝗蟲、蟬、螽斯、金龜子、螞蟻、蜂類、步行蟲、蛾、蠅、蚜蟲、蛆、蛹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

7樓:現代穿越者

他們都說是畫眉………

這是什麼鳥? 5

8樓:匿名使用者

夜鶯,為雀形目鶲科的一種鳥。體色灰褐,是觀賞鳥的種類之一。夜鶯的羽色並不絢麗,但其鳴唱非常出眾,音域極廣。

與其他鳥類不同,夜鶯是少有的在夜間鳴唱的鳥類,故得其名。伊朗兩種國鳥之一。

世界上約有90種夜鶯,有的種類分布很寬,具有世界性。我國有8種,雲南有5種。毛腿夜鶯和黑頂蛙嘴夜鶯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有一種林夜鶯,除雲南外,還見於我國台灣省和海南省。

另有一種普通夜鶯,則廣泛分布在我國南北,特別是長江以南最多。

9樓:ceo雄風

這是紅脅藍尾鴝(學名:tarsiger cyanurus)俗名:藍點岡子、藍尾巴根子、藍尾傑、藍尾歐鴝。

體型略小而喉白的鴝。特徵為橘黃色兩脅與白色腹部及臀成對比。雄鳥上體藍色,眉紋白;亞成鳥及雌鳥褐色,尾藍。

雌鳥與雌性藍歌鴝的區別在喉褐色而具白色中線,而非喉全白,兩脅橘黃而非皮黃。

這是什麼鳥 10

10樓:翰林學庫

喜鵲(學名:pica pica)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

體長40~50釐公尺,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

棲息地多樣,常出沒於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全年大多成對生活,雜食性,在曠野和田間覓食,繁殖期捕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兼食瓜果、穀物、植物種子等。每窩產卵5~8枚。

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個月左右離巢。

除南美洲、大洋洲於南極洲外,幾乎遍布世界各大陸。中國有4個亞種,見於除草原和荒漠地區外的全國各地。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徵,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

基本資訊

中文學名

喜鵲拉丁學名

picapica

別稱鵲、客鵲、飛駁鳥、幹鵲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綱鳥綱

目雀形目科鴉科

屬喜鵲屬種喜鵲

分布區域

全世界有分布,歐亞大部可見,非洲北部和北美洲西部亦可見。

命名時間

linnaeus,1758

英文名稱

black-billedmagpie

目錄1形態特徵

2棲息環境

3生活習性

4分布範圍

5繁殖方式

6亞種分化

7種群現狀

8保護級別

9經濟價值

10文化內涵

摺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雌性成鳥:與雄鳥體色基本相似,但光澤不如雄鳥顯著,**黑色有呈烏黑或烏褐色,白色部分有時沾灰。幼鳥:形態似雌鳥但體黑色部分呈褐色或黑褐色;白色部分為汙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跗蹠和趾均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90-266g,♀180-250g;體長♂365-485mm,♀380-460mm;嘴峰♂31-38mm,♀28-37mm;翅♂190-230mm,♀178-210mm;尾♂210-275mm,♀200-262mm;跗蹠♂48-58mm,♀42-54mm。(注:

♂雄性;♀雌性)[1]

摺疊編輯本段棲息環境

喜鵲是適應能力比較強的鳥類,在山區、平原都有棲息,無論是荒野、農田、郊區、城市、公園和花園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是乙個普遍規律是人類活動越多的地方,喜鵲種群的數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跡罕至的密林中則難見該物種的身影。喜鵲常結成大群成對活動,白天在曠野農田覓食,夜間在高大喬木的頂端棲息。

喜鵲是很有人緣的鳥類之一,喜歡把巢築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在居民點附近活動。[2]

摺疊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食性較雜,食物組成隨季節和環境而變化,夏季主要以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其他季節則主要以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常見食物種類有蝗蟲、蚱蜢、金龜子、象甲、甲蟲、螽斯、地老虎、松毛蟲、蝽象、螞蟻、蠅、蛇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幼蟲,此外也吃雛鳥和鳥卵。植物性食物主要為喬木和灌木等植物的果實和種子,也吃玉公尺、高粱、黃豆、豌豆、小麥等農作物。

[1]摺疊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原產地:亞美尼亞、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哈薩克、南韓、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南斯拉夫、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蒙特內哥羅、摩洛哥、緬甸、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馬其頓、西班牙、瑞典、瑞士、敘利亞、中國台灣、塔吉克、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烏克蘭、英國、美國、烏茲別克、越南、西撒哈拉。旅鳥:

法羅群島、黎巴嫩、阿曼、泰國。[1]

摺疊編輯本段繁殖方式

喜鵲的巢常築在高大的樹木樹冠的頂端,極其顯目。每年寒冬11一12月,喜鵲便開始銜枝營巢。造巢工作雌雄都要參加,但雄鵲更要辛苦些。

由於鵲巢所用的枝條粗大,有的剛能勉強銜起飛行,雌鵲體力似難以勝任,大多由雄鵲負擔運輸。造巢的起初,喜鵲先在3根樹權的支點上堆積巢底,待鋪到相當面積時,便站在**沿四周壘起圍牆,以後更到圍牆士支搭橫樑,進一步封蓋巢頂。

喜鵲營巢,常歷時很久,從開始銜枝到初步建成巢的外形要兩個多月,加上內部工程全部結束,約需時4個月左右。喜鵲巢的外部枝條縱橫,貌似很粗糙,其實它的全部結構非常複雜、精細。從外面看,整個鵲巢為直立的卵形,大型的高80釐公尺,橫圍直徑60釐公尺,一人難以合抱。

巢側留乙個圓洞,口徑正適合喜鵲的出入,巢頂很厚,達30釐公尺,枝條排列緻密,驟雨下落,經久不漏。內部可見下面搭著一根粗如拇指的柳木橫樑,這是巢頂的堅固支架。喜鵲能夠在巢上架梁蓋頂,以防風避雨。

從斷面上看,巢底部厚約25釐公尺,可以分為四層:最外層由楊、槐、柳枝疊成,枝粗蒈如鉛筆,雖長短不一,但交錯編搭的非常牢靠,想單獨抽掉一根是十分費力的。裡面一層大多為垂柳的柔細枝梢,盤旋橫繞成乙個半球形的柳筐,鑲在巢內下半部。

再裡面,第三道工序最為奇特,這是用河泥塗在柳筐內塑成的乙個「泥碗」,碗壁上按滿了深深的爪痕,顯然這是用喙銜來一塊一塊的河泥,再用腳趾抓著「踏」上去的。喜鵲不但善於編織,還善於抹砌。最裡面,還有一層貼身的鋪墊物,這是用蘆花、棉絮、獸毛、人發和鳥的絨羽混在一起壓成的一床「彈簧褥子」。

喜鵲巢距地高7-15m,巢的大小為外徑48-85cm,內徑18-35cm,高44-60cm。出入口形狀為橢圓形大小直徑為9-11cm×10-15cm,開在側面稍下方。營巢時間20-30天。

巢築好後即開始產卵,每窩產卵5-8枚,有時多至11枚, 1天產1枚卵,多在清晨產出。卵為淺藍綠色或藍色或灰色或灰白色、被有褐色或黑色斑點,卵為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大小為23-26mm×32-38mm,平均24.3mm×34.

5mm,重9-13g。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雌鳥孵卵,孵化期17±1天。雛鳥晚成性,剛孵出的雛鳥全身裸露、呈粉紅色,雌雄親鳥共同育雛,30天左右雛鳥即可離巢。

這是什麼鳥,啊啊的叫

11樓:向無名者致敬

秧雞(crake) 鶴形目秧雞科的130多種瘦小的沼澤鳥類。形狀稍似雞,翅短圓,尾短,腳大,趾長。除高緯度地區外,遍布全球。

體型大小變化很大;小者如麻雀,體長約11釐公尺;大者如小雞,體長約45釐公尺。棲於稠密的草叢中,鳴聲響亮,夜間尤然。許多種是為人愛獵的鳥類,受驚時勉強起飛,飛乙個短距離,又落到地面。

細**體使它便於穿過蘆葦和沼澤草叢。體羽主要為暗灰褐色。許多種類具有隱晦的橫斑。

中文名秧雞

外文名crake

分布範圍

全球類別

鳥類外形特徵

鶴形目(gruiformes)秧雞科(rallidae)的100多種瘦小的沼澤鳥類。體羽主要為暗灰褐色。許多種類具有隱晦的橫斑。

短嘴種類常被稱為田雞(crake)。在美國為人捕獵的有︰王秧雞(rallus elegans)大小如小雞,紅褐色;長嘴秧雞(r. longirostris)色更灰;維吉尼亞秧雞(r.

limicola)紅褐色,體長約25公分(10寸);還有花田雞(coturnicops noveboracensis)和黑田雞(laterallus jamaicensis)數量太少,個體太小(約15公分),人們對它大不感興趣。長腳田雞(crex crex)廣布於歐洲。數量雖不多奧斯卡,而分布範圍更廣(伸展到非洲北部)的是水秧雞(rallus aquaticus),體細瘦而有淡紅色的長嘴。

幾個不能飛行的種類分布於離陸地的海島上︰呆秧雞(atlantisia rogersi)僅見於南大西洋的特里斯坦-達庫尼亞(tristan da cunha)群島中的伊納克塞瑟布林(inaccessible)島;水雞屬(gallirallus)的兩個種(有些人認為只是同一種g. australis)分布於紐西蘭,體大小如小雞。英語中,蹼雞和水雞有時亦稱rail。

全長約29cm。上體橄欖褐色多黑褐色縱紋,頭頂褐色。頦白色,頸及胸灰色,兩脅具黑白色橫斑。嘴細長,上嘴暗褐色,下嘴紅色,微向下彎。腳淡綠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水域附近蘆葦叢、灌木草叢或水稻田中,覓食植物種子和穀物,兼食昆蟲。

繁殖期5-7月,營巢於水域附近地上草叢中。每窩產卵5-7枚。

在中國西北、華北及四川、東北、福建和台灣均有分布。

請問這是什麼鳥,請問這是什麼鳥?

灰背bai 伯勞 學名du lanius tephronotus 為伯勞科伯zhi勞屬的鳥類,體長約 dao25釐公尺。自前額 眼內先過眼至耳羽容黑色 頭頂至下背暗灰 翅 尾黑褐 近白,胸染鏽棕。似棕背伯勞但區別在上體深灰色,僅腰及尾上覆羽具狹窄的棕色帶。初級飛羽的白色斑塊小或無。虹膜褐色 嘴綠色 ...

請問這是什麼鳥,請問這是什麼鳥?

貓頭鷹鴞形目 strigiformes 中的鳥被叫做貓頭鷹,總數超過130餘種。在除南極洲以外所版有的大洲都有分布權。1 大部分的種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食物以鼠類為主,也吃昆蟲 小鳥 蜥蜴 魚等動物。該目鳥類頭寬大,嘴短而粗壯前端成鈎狀,頭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盤,部分種類具有耳狀羽毛。雙目的分布,面...

請問這是什麼鳥,請問這是什麼鳥?

小葦鳽為鷺科葦鳽屬小型的涉禽,棲息於平原和低山丘陵富有蘆葦 蒲草 灌叢等植物的湖泊 水塘 池沼 水渠岸邊,也棲息於樹林中流速緩慢的河流與溪邊。夜行性。小葦鳽在繁殖期成對活動,繁殖後期則呈家族活動,其他時間大多單獨活動。常沿著水域岸邊大步向前行走,步履輕盈,跨步較大,當遇到危險時也能迅速地奔跑。在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