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經濟生活常識說說發展低碳經濟對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

2021-03-27 18:53:46 字數 4758 閱讀 1757

1樓:寶寶更茄聰明

一、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不能再以資源、能源高消耗和環境重汙染來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了。如果還把gdp作為發展的全部,還以廉價資源或出口退稅換取gdp;如果口袋裡的錢多了,但生存的環境惡化了,空氣變髒了,水變黑了,就與發展的本意背離了,就與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相悖了。

發展低碳經濟更多的是轉變發展方式,減輕單位gdp的資源和環境代價,通過向自然資源投資來恢復和擴大資源存量,運用生態學原理設計工藝與產業流程來提高資源效率,使發展的成果更好地為人民所共享。

二、發展低碳經濟,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有一種誤解認為,要發展低碳經濟就要拋棄鋼鐵、建材等高耗能的產業,因而不能發展低碳經濟。但我國處於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階段,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鋼材(4358,21.

00,0.48%)、水泥、電力等的**保證,這些「高碳」產業是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帶動產業,也無法通過國際市場滿足國內的巨大需求,這些產業的發展有其合理性。要通過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經濟的碳強度,促進我國經濟結構和工業結構優化公升級。

三、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優化能源結構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氣不足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煤炭仍將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屬於「高碳」能源,我國也沒有廉價利用國際油氣等「低碳」能源的條件。

發展低碳經濟,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費的碳排放。

四、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路徑。我國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研發和創新能力有限。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轉型的最大挑戰。

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我國可以實現這個領域的跨越式發展。

五、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遊戲規則」制定的途徑。雖然我國工業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產業結構、技術革命等後發優勢,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不得不在國際分工體系中處於利潤「微笑曲線」下端。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與發達國家共同開發相關技術,還可以直接參與新的國際遊戲規則的討論和制定,以利於我國的中長期發展和長治久安。

2樓:匿名使用者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低碳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並不是發達國家的專利,也是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都在共同探索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近幾年來,能源緊缺、碳排放高速增長,全球環境汙染和氣候變暖趨勢加劇,這迫使各國必須把減排作為經濟發展過程中考慮的重點之一。

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具有能源消費量大,人均資源少,環境承載容量小的特點。發展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新能源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有助於緩解我國面臨的溫室氣體減排壓力和保護資源環境壓力,確保發揮後發優勢、在未來社會的國際競爭力和發展潛力,也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完全符合國家利益以及推動社會經濟朝著低碳經濟戰略轉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選擇。

我國在政策因素推動下,低碳技術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大量資金也被吸引到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領域。儘管我國的能源結構仍然以煤炭為主,但我國正在迎接一場清潔能源革命。自《可再生能源法》實施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逐年增長。

截至2023年底,含水電、風電、核電等清潔能源與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8984億千瓦,約佔全國**機容量的24%,其中水電裝機1.726億千瓦,風電裝機1215.

3萬千瓦,核電裝機908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14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超過300萬千瓦。我國的水電裝機規模位列世界第一,風電裝機規模排名世界第五。我國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能力僅次於日本。

2023年,我國還成為世界領先的風機出口大國。在低碳交通方面,我國汽車的燃料效率標準比美國高出40%。2023年我國電動自行車總產量2188萬輛,比2023年增加近40倍。

預計到2023年我國利用非糧食用地生產出每年1200萬噸低碳生物燃料。

我國已確立了發展低碳經濟之路,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一系列努力,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卻仍存在諸多發展中的問題。

第一,我國目前處於快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過程中,能源需求能否得到滿足,直接關係到「翻兩番」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目標能否實現。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停止,對能源需求也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第二,石油的二氧化碳排放係數平均僅相當於煤炭的80%、天然氣僅相當於煤炭的60%,而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之一,「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低碳能源資源的選擇有限。

第三,我國經濟的主體是第二產業,這也決定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是工業,而工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又加重了經濟的高碳特徵。

第四,能源結構轉換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關鍵,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沒有完成第一次能源結構轉換,也沒有完成第二次能源結構轉換,還要進行第三次能源結構轉換。用煤炭替代薪柴沒有完成,用油氣替代煤炭也沒有完成,面對第三次能源結構轉換,作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的落後,任務相當艱鉅。

由於低碳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一種新趨勢,也會帶來**條件、國際市場、國際技術競爭格局的變化,我們不能違背時代大趨勢。即便現階段我國在低碳經濟之路上存在些許困難及挑戰,但低碳經濟仍是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首要選擇。為走出有我國特色的低碳經濟之路,應當從巨集觀政策和低碳技術方面著手。

從巨集觀層面上,一是將低碳經濟發展納入國家戰略,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發展型」社會作為國家戰略理念和戰略目標,並制定國家戰略層面的低碳經濟發展體系及中長期規劃,將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指標下降納入考核體系之中。二是以積極姿態參與有關低碳經濟的國際談判和國際規則的制定,如果不參與,就可能受新的環境壁壘的制約,進而削弱我國產品的競爭力。三是確定「城市化和低碳化」並行發展的戰略,可考慮優先培育一些發展低碳的城市,建立區域性低碳經濟的示範區。

四是制定及實施向低碳經濟投資的激勵措施,進一步鼓勵加大新能源投資力度。

在低碳技術發展上,第一,以迴圈經濟推進節能減排。目前,我國70%的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特別是化工、建材、石化、冶金等方面,因此,發展迴圈經濟,既是緩解能源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從源頭上減少汙染、減輕環境壓力的治本之策。第二,以提高能源效率,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

根據卡亞公式(二氧化碳排放=人口×人均gdp×單位gdp能源消耗量×單位能耗排放量),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重點必須放在能源效率的提公升和能源結構的優化上:通過先進技術、加強能源管理、深化資源能源的市場機制改革等措施,實現大幅度能效的提公升。在能源構成上,多開發清潔能源和低碳能源,充分利用和開發我國的水力資源、風力資源、太陽能、生物燃料、地熱、潮汐能以及核能,使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綜合形成一條能源鏈,達到調整能源結構、緩解能源短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實現資源可持續供給。

能源消費結構上,通過產業政策導向和經濟手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限制資源型產品的出口,優化工業內部結構,達到優化能源使用結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標。重視高碳生活方式的改變,借鑑國外的先進經驗,積極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熱發電以及地熱能、海洋能等。在廣大的農村廣泛利用生物能源,大力發展沼氣,為百姓做飯、取暖、照明提供能源,培育低碳生活方式。

還必須積極研發包括清潔煤和可再生能源在內的低碳技術,形成低碳技術體系,充分發揮節能減排的積極作用。保護自然碳庫,擴大碳匯,是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3樓:匿名使用者

這既是乙個環境問題,更是一種國家發展戰略的博弈。

4樓:倒退了回憶

廢物再利用可以省很多錢,也可以保護環境。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中國高鐵走出去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5樓:匿名使用者

有利於我國化解國內過剩產能,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應對經濟全球化,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培育對外經濟競爭新優勢,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普惠共贏發展。

6樓:小鏡子

中國高鐵走出去的經濟意義:

第一,「高鐵外交」開啟中國外交的3.0時代

「高鐵外交」作為國家新名片,它是技術整合、產業配套、重大裝備、國際融資、國際**、國際關係協調等的綜合能力的表現,標誌中國外交開始走上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相匹配的發展道路,開啟了中國外交的3.0時代。

第二,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高鐵的生產和出口已具備相當實力,高鐵的核心技術優勢非常明顯,技術輸出正是建立高鐵國際優勢的開始。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高科技產業輸出起到引領作用,必將帶動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騰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

中國標準必將引領世界。

第三,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利於建立****體系

中國是乙個陸權大國,鐵路修到那裡,國家的意志就通達到那裡,國家的安全體系就建構在那裡。以高鐵為支柱的歐亞大陸經濟整合,將為中國帶來乙個陸權時代。當「海權」與「陸權」並存時,中國就可以在其全球戰略態勢上建立起乙個對沖的局面。

誰制定了未來世界範圍內高鐵的技術標準和管理體制,誰就掌握了保障****的「陸地法」。中國高鐵「走出去」維繫著中國在歐亞地緣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維繫著邊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第四,高鐵「走出去」是中國經濟突圍發展的戰略需要

我們曾經以向東發展的海洋戰略,希望加入全球經濟迴圈,承接產業轉移,促進重大裝備的出口。嚴峻的國際環境迫使我們既要堅持以上海自貿區為新起點,實施新一輪對外開放,又要調整戰略,向西、向北、向南發展。謀劃中的中國高鐵「走出去」,包括三個戰略方向:

通過俄羅斯進入歐洲的歐亞高鐵;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中亞最終到達德國的中亞線;還有從昆明出發,連線東南亞國家,一直抵達新加坡的泛亞鐵路。高鐵「走出去」是中國經濟突圍發展的戰略需要。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碳排放交易是如何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最終

1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使商品生產者 經營者在 碳 排放權交易中獲利的利益槓桿的作用下,積極推動科學技術和管理的進步 2分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2分 減少對 碳 排放權的需求,從而實現節能減碳。2 引入市場機制有利於倒逼淘汰落後產業,實現產業優化公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由資源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

運用經濟生活說明電商下鄉對農村發展的積極意義

電商下鄉,有利於充分發揮消費對農村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公升級起導向作用。有利於農村工業化 資訊化和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有利於農業現代化。從經濟生活角度電商扶貧的積極意義 電商扶貧,有利於貧困人口和地區,轉變觀念,增強發展能力,轉變生產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借助於資訊化,實現生產發展,收入增加,經...

運用經濟生活怎麼樣推動科技創新發展

由這些知識中延伸出來的吧。科學發展觀要求 全面協調可持續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公升級。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措施 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 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加強能源資源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