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風俗習慣有那些,陝西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

2021-03-20 12:50:30 字數 5695 閱讀 9702

1樓:匿名使用者

陝西的風俗的代表莫過於『十大怪』。1,麵條象腰帶;2,鍋盔像鍋蓋;3,辣子是道菜;4,泡饃大腕賣;5,碗盆難分開;6,帕帕頭上戴;7,房子半邊蓋;8,姑娘不對外;9,不做蹲起來;10,唱戲吼起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你說的不全呀hjjjjkkkkjmnnnnpbnbpb

陝西都有什麼風俗習慣 ?

3樓:幸福並快樂著涵

陝西的風俗的代表:

1,麵條象腰帶;2,鍋盔像鍋蓋;3,辣子是道菜;4,泡饃大腕賣;5,碗盆難分開;6,帕帕頭上戴;7,房子半邊蓋;8,姑娘不對外;9,不做蹲起來;10,唱戲吼起來。

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

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

一、麵條像腰帶

「扯面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扯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面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扯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公尺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

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麵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

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製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幹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一蹲就是乙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

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

「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

4樓:安慰你的疼

不坐蹲起來

麵條像腰帶、鍋盔像鍋蓋、辣子是道菜、泡饃大碗賣、碗盆難分開、帕帕頭上戴、房子半邊蓋、姑娘不對外、不坐蹲起來、唱戲吼起來。 陝西十大怪其實是一種獨特的生活。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十大怪」(即「關中十大怪」)。

一、麵條像腰帶

「扯面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扯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面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扯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公尺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

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 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麵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

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裡,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製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幹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

四、泡饃大碗賣

「牛羊肉泡饃大碗賣」可稱上是陝西第一泡、西安第一碗。到西安不吃牛羊肉泡饃似乎是白來一趟。關中人吃飯講究實惠,肉是大塊的肉,饃是硬梆梆的死麵托托饃,碗是能盛6兩8兩的大老碗。

剛端上來的羊肉泡饃很燙,呼呼地直冒熱氣,吃時用筷子從貼碗的四周往嘴邊撥,邊撥邊吃。羊肉泡的作法主要分煮肉、烙饃、熬湯、掰饃和煮饃。肉要煮得又酥又爛。

饃要烙得又硬又黃,還要遇水不化、百煮不爛。湯用牛羊肉骨髓熬成。饃要掰得越碎越勻越好,然後將饃、肉、粉絲、蔥、鹽、味精等調料加入,在炒瓢內旺火爆煮。

由於烹煮的方法不同,羊肉泡饃為煮饃和小炒。加湯的多少不同,分為幹泡(湯少)和水圍城(湯多),吃得自有分寸。這種泡饃有幹有湯,又熱又香,很叫人開胃口。

所以泡饃館,便選用一種耀州(耀縣)產的大瓷碗來裝盛泡饃。

五、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 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六、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裡的形,和你在電影裡看到的一模一樣的。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七、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

據說因為陝西乾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貴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裡,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八、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九、不坐蹲起來

由於關中的男子們一日三餐都要蹲要一起開「老碗會」,一蹲就是乙個多小時,加之人們冬天喜歡蹲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暖暖」或者「丟方」、下棋。於是,關中人就養成了「蹲」的習慣。外地人說這是「板凳不坐蹲起來」。

實際上是人們勞累後歇息的一種習慣。

十、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

「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

5樓:匿名使用者

陝西民風民俗:鍋盔大的像鍋蓋四季一身黑穿戴

6樓:匿名使用者

麵條象腰帶;2,鍋盔像鍋蓋;3,辣子是道菜;4,泡饃大腕賣;5,碗盆難分開;6,帕帕頭上戴;7,房子半邊蓋;8,姑娘不對外;9,不做蹲起來;10,唱戲吼起來。

7樓:匿名使用者

huhgggvc grfvvhhhgg

陝西的風俗文化有哪些? 30

8樓:匿名使用者

陝西人喜歡吃酸湯臊子面

9樓:tianxie洛洛

陝西人的風俗文化有:

唐三彩陶。

面花。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

眉戶。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

戶縣農民畫。源於民間,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樸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

陝北剪紙。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文化。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

鳳翔木板年畫。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扎根於農村。

仿秦兵馬俑。秦兵馬俑複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

仿秦銅車馬。工藝精湛,造型生動。

秦腔。秦腔最為著名皮影戲。

陝西簡介:

簡稱「陝」或「秦」,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省會古都西安。

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自然區劃上因秦嶺-淮河一線而橫跨北方與南方。

位於西北內陸腹地,橫跨黃河和長江兩大流域中部,連線中國東、中部地區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樞紐。

陝西是中國經緯度基準點大地原點和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所在地。全省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

陝西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上古時為雍州、梁州所在,是炎帝故里及陝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個大一統王朝,有五個建都西安(咸陽),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世界遺產: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大明宮、未央宮、彬縣大佛寺石窟、張騫墓。

地勢特徵:陝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

氣候特徵:

境內氣候差異很大,由北向南漸次過度為溫帶、暖溫帶和北**帶。

整體屬大陸季風性氣候。

行政區劃:全省設10個省轄市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有3個縣級市、78個縣和26個市轄區,1140個鎮,74個鄉,206個街道辦事處。

陝西分為三大方言區:

關中方言區(屬中原官話區)。

陝北方言區(屬晉語區)。

陝南方言區(屬西南官話區)。

外國風俗習慣有哪些,外國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中國人比較注重傳統的東西,我們始終維繫在儒家思想下,所以在思想上是連續的。我們中國人喜歡尋根問祖,比較注重倫理關係。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就很重視尊卑 長幼之間的關係。而外國由於他們的歷史上的一些原因在這些方面與我們中國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說美國人他們長輩與晚輩之間 學生與老師之間經常直接稱呼對...

苗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苗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信仰萬物有靈或多神鬼,喜食酸辣味,喜飲酒,每逢重大節日,都要舂糯公尺糍粑,蒸糯公尺飯.通過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動自由對歌,戀愛成婚 禁忌 不吃牛羊肉 忌狗肉上灶 忌在屋裡煮蛇肉 父母或同村人去世 乙個月內忌食辣椒 苗族講究真情實意,非常 熱情,最忌浮華與虛偽。主人路遇客人不搶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 交談...

海南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冬至節 以農曆廿四節氣中的 冬至 為節日。文昌 瓊海等東部地區,此日除在家祭祖外,宗教信仰 海南漢族居民有少數人信仰天主教 教。佛教在民間有一定影響,但佛教僧尼.土地公誕辰 農曆二月初二日,主要流行於海南島西部地區。當日以農村 坊 為單位祭祀.軍坡節 海南東北部市縣民間最大規模的祭祀節日。祭祀神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