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隻河蚌剛出來在江邊曬太陽,忽然乙隻水鳥去啄它的肉是什麼成語故事

2021-03-20 11:27:08 字數 3989 閱讀 999

1樓:匿名使用者

【漢字書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漢語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漫畫

【感**彩】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1]

【結構】主謂式組合的復句式。

【成語解釋】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 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近義詞】漁人得利、兩敗俱傷、從中漁利

【反義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押韻詞】弊帷不棄、稱心快意、薰蕕異器、觸禁犯忌、同心共濟、街譚巷議、無立錐地、三征七闢、梭天摸地、時談物議......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

【辨形】漁:不能寫作「魚」。

【辨義】「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和「坐山觀虎鬥」都有「雙方爭執不下;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獲得好處」的意思;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偏重在客觀地形容雙方相鬥讓第三者獲利;「坐山觀虎鬥」偏重在形容人的意願和行動。

【成語示例】

⒈肅清日寇吾儕事,~笑列侯。(**《和董必武同志七絕》之三)

鷸蚌相爭tu(13張)

⒉「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笑他鷸蚌相爭演出風雲陣。」(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

2樓:匿名使用者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出自《戰國策·燕策二》。是謀士蘇代遊說趙惠王時所講的一則寓言故事。

當時趙國正在攻打燕國,蘇代認為趙國和燕國爭戰不休,不過是「鷸蚌相爭」而已,必定讓秦國得「漁翁之利」。今天這篇寓言告訴人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真正的敵人。

3樓:匿名使用者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或鷸蚌相爭

4樓:掄劍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5樓:一心想你

不是鶴嗎?我的卷裡寫鶴。

6樓:匿名使用者

水蚌相爭。相爭,漁翁得利,

7樓:那年暮色

神話典故裡有怎麼一說:「乙隻河蚌成精 ,然後得罪乙隻怪鳥,兩鳥相爭,最後相持不下,河蚌受傷,怪鳥飛走,後被火靈珠相救,兩人發生了一段,驚了天地,泣了鬼神的那麼乙個故事」

也有l上l下的哥哥弟弟叔叔阿姨回答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8樓:匿名使用者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大概就是這個成語吧!

鷸蚌相爭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

9樓:demon陌

《鷸蚌相爭》講的是鷸與蚌相互鉗制,互不相讓,卻讓漁人從中獲利的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地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做人要學會忍讓,否則兩敗俱傷只能讓第三方得利。

取材於傳統寓言故事:鷸鳥和翠鳥在河邊爭奪一條大魚。漁翁發現後,用魚叉刺去,沒有擊中。鷸鳥趁機搶走大魚,逃之夭夭。

乙隻河蚌敞開胸懷在沙灘上曬太陽。翠鳥又啄到一條泥鰍,泥鰍掙扎滑落,正好掉在河蚌身上被夾住了,翠鳥想從河蚌殼裡奪回泥鰍,鷸鳥又飛來趕走翠鳥,欲與河蚌爭奪泥鰍。

於是,鷸鳥與河蚌在沙灘上進行了一場智慧型與心理的爭鬥。雖然泥鰍被鷸鳥吞下肚子,但是它的一條腿被河蚌夾傷了。

雙方都不肯善罷甘休,鬥爭又繼續下去。鷸鳥佯裝打盹,河蚌慢慢張開兩殼,伺機進攻。鷸鳥出其不意猛然回頭啄去,早有準備的河蚌立刻合攏,把鷸鳥的長喙死死夾住。

10樓:北京新華瑩寶寶

鷸是一種水鳥,吃蚌.鷸蚌相爭,鷸想吃蚌,而蚌用殼夾住了鷸,二者相爭不下.魚翁這時來了,而鷸蚌還不肯相讓,魚翁就趁機捕獲了鷸和蚌.

因為鷸蚌的不肯相讓魚翁就得了利.從鷸蚌的角度,社會角度所以做人要懂得謙讓,不要讓別人有機可乘.

11樓:匿名使用者

水鳥想吃蚌肉蚌卻夾住了水鳥的嘴互不相讓,被漁夫拿回家吃了了

河蚌和水鳥   河蚌正在張開殼曬太陽,水鳥去啄它的肉,被河蚌夾住了嘴。雙方相持不 下,結果被

12樓:嬤嬤

1.(1)河蚌和水鳥堅持對立,互不相讓。

(2)走路時腳步很輕。

(3)極短的時間。

2.「略」。

3.水鳥老兄,咱們應該相互幫助才對

4.第一次它們沒有相互合作,各管各的,因此逃離沒有成功。

5.「略」。

含有四字的成語故事

鷸蚌相爭告訴我們的道理

13樓:君子陶陶

鷸蚌相爭告訴的道理: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謙讓,一味的相互爭奪,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最後一無所獲。

鷸蚌相爭的意思:

【解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出處】《戰國策》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熟計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

譯文:《戰國策》趙國將要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趙惠王說:今天我來,經過易水。河蚌正出來曬太陽,有乙隻鷸鳥,伸嘴去啄河蚌的肉,河蚌連忙把殼合上,緊緊地鉗住了鷸鳥的嘴。

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如果有死你!」蚌也對鷸說:

「今天不出,明天不放開你,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相讓,漁夫把它們都抓住了他。現在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趙兩國相持不下,日子久了,以蒙蔽大眾。

我擔心秦國強大的為漁夫的。所以希望大王仔細考慮的了。惠王聽了,恍然大悟,說:「好!」於是停止了攻打燕國。

【示例】:肅清日寇吾儕事,鷸蚌相爭笑列侯。

14樓:雨中漫步

鷸蚌相爭

這一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的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15樓:愛的十五度我

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到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謙讓,否則就會兩敗俱傷,讓別人鑽空子??

16樓:匿名使用者

這一則寓言故事告誡人們做事要權衡得失,不要只想著對自己有利的一面,要互相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味的相互鉗制往往顧此失彼,讓他人鑽空子.

17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雙方要互相謙讓,不要爭吵,或威脅別人

1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它們的博弈沒有共同利益存在,如果發現有漁夫在旁邊,它們會選擇合作……所以用博弈論的觀點來說就是被困「囚徒困境」之中。

19樓:匿名使用者

比喻雙方爭執不下,使第三者得利。

20樓:匿名使用者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21樓:匿名使用者

昂立侵入讓老婆老婆婆婆

22樓:王盈瑞

鷸蚌相爭

(又稱:蚌鷸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語出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

《鷸蚌相爭》選自《戰國策·燕策》。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

在各種紛亂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

23樓:匿名使用者

雙方爭利,互不相讓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反而讓別人從中獲利。

24樓:匿名使用者

有人給你說的話,要相信他,如果是騙你的,就不要再相信他了。

25樓:匿名使用者

雙方爭利,互不相讓,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反而讓別人從中獲利。

我養了一隻巴西龜,前些天晒太陽的時候發現好多片甲殼稍微有點翹起,而且裡面有臭味,上網一查應該是腐甲

不要把它放在水裡養了。患處塗聚維酮碘溶液,幹養。如果室內溫度低,需要加溫養的話,可以用龜炎靈1號加入水中,每天一換,配合加溫到28 腐甲效果優於第一種方案。我養了一隻巴西龜,前些天晒太陽的時候發現好多片甲殼稍微有點翹起,而且裡面有臭味,上網一查應該是腐甲 別去碰他了,他會慢慢自愈,我怕你再碰他他就屎...

撿到乙隻剛出生的小鳥,怎麼救,我在路邊撿到乙隻小鳥,剛出生不久,該怎麼養?喂它吃什麼?

人工飼餵雛鳥,可用豆粉 熟蛋黃 青菜葉 肉靡 魚肝油 鈣粉等用水調成漿糊狀,然後用竹扦挑取,待雛鳥張嘴乞食時,迅速將飼料送人鳥嘴內。由於雛鳥的食量很大,一般早上6 00 6 30。喂第一次食,晚19 00喂最後一次。開始l 2 小時喂一次,7天後可3 4小時喂一次。再往後可根據小鳥張嘴及叫聲進行飼餵...

乙隻螞蟻在半路中忽然看見大梨,猜國家的名字

乙隻螞蟻說 咦,大梨 義大利 另乙隻螞蟻說 噢,大梨呀 澳大利亞 嘻,搬呀 西班牙 偶來試 俄羅斯 抱家裡呀 保加利亞 啃梨呀 肯亞 梨不嫩 黎巴嫩 爸,梨 巴黎 呵呵,那兩個螞蟻是父子倆兒爸,拿嗎?巴拿馬 螞蟻是母子倆,小螞蟻說 媽,來吃呀 馬來西亞 母螞蟻說 孩子,那是馬德里 梨 其中乙個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