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從古代到現代,人們喜歡把車作為自己身份的象徵

2021-03-04 09:01:50 字數 5918 閱讀 5061

1樓:匿名使用者

「汽車是身份的象徵」,「什麼樣的人開什麼樣的車」,這是近年來被人們說濫了的話。原來記者也沒有過多想它,近日一位好友要買車,多次纏著我讓我給她當參謀,並一再表示要與她的身份相符,還要價效比最好云云,引起了我對此觀點的思考。

給買車者當參謀最難,因為買車就像討媳婦,他人認為不般配的一對,人家倒過得恩恩**;外人看來天生地造一般的,倆人卻硬是對不上眼,天天在家上演全武行。買車也是這樣的,哪個車好,哪個車孬,不是當事人,是說不好的。所以,本人現在學乖了,從不在朋友面前充大拿,當什麼「購車參謀」之類的。

比如,寶馬車好不?當然好。「開賓士,坐寶馬」,那是人人都知道的六個字,也以一生擁有這兩種車而嚮往,而自豪。

然而,寶馬在中國,它就不是「紳士」的身份,而變成了「暴發戶」的代名詞。不信你站在大街上仔細瞅瞅,坐寶馬車的有幾個是****?裡面坐的,十個就有九個是「老闆」——老闆當然也是一種身份,只不過與人們想象的寶馬車主應有的身份不那麼合拍。

如果乙個人對寶馬車在中國的遭遇了解並持這種看法,我再向他推薦買寶馬,那他一定會認為我是在糗他。

有錢的人就一定要坐高檔車?也不盡然。比爾?

蓋茨有錢吧?那是世界首富,去年美國《富比士》公布,蓋茨每分鐘掙6659美元,相當於咱人民幣5萬元。據說他的總資產現在是500個億,而且是美元,連續十多年位列《富比士》世界富人榜首。

但是蓋茨坐什麼車?有訊息披露,他有兩台座騎,既不是賓士,也不是寶馬,而是保時捷。保時捷當然也是好車,但是,乙個是2023年款的911,另乙個還是2023年款的959。

蓋茨這人還就怪,最愛坐的偏偏是那個88年款的。無奈這個車也太時代久遠了,排放和碰撞級別都達不了標,在加州不能上路。據說這個車在加州被禁十年後,由當時的美國**柯林頓簽了一紙檔案,才允許蓋茨的88年版保時捷959上路。

有這種「嗜好」的,並非蓋茨一人,許多真正有錢的人,都沒把車與身份掛鉤。在2023年《富比士》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四的瑞典宜家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想必許多讀者也不陌生。

他的淨資產280億美元,每分鐘的收入3729美元。這是乙個有名的「小氣鬼」,個人的座駕是一款已有13年歷史的老沃爾沃240 gl。更讓人瞠目的是,他連這個老車都捨不得用,平時代步更喜歡選用公共汽車。

據說,他坐公汽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享受老年優惠卡待遇。這哪有半點車與身份相關的意思?

如果說國外大亨的做法離我們遠了點,那麼馬季呢?那可是地道的中國人,而且還是地道的「腕兒」,但是馬季一生開的什麼車?先是大發,後來是拉達、二手尼桑、夏利、桑塔納、捷達,最後是天津一汽生產的威樂。

這些車,無論如何也與「腕兒」的身份相去甚遠。換了有些人,不買個賓利,也得弄個賓士。否則,顯得多寒磣啊?!

汽車是什麼?商用車是載物的,乘用車就是乙個代步工具,和自行車的功能是一樣的,也和轎子的功能差不多。說到轎子,它當然是有等級的,那真是「什麼樣的人坐什麼樣的轎子」,有的是四人轎,有的是八人轎,還十六人、三十二人抬的轎子。

但是別忘了,那是封建社會,早在孫中山鬧資產階級革命時,這個觀念就被打破了。時至今日,我們「有身份」的人還用這種觀念看待資本主義制度下創造出的物件——汽車,那不是太封建了嗎?

讓「汽車是身份的象徵」這個說法大行其道,最少會帶來三大害處:

2樓:匿名使用者

《 安徽省民政廳日前出台了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規程,其中明確規定,擁有汽車和非生活必需高檔消費品,飼養名貴寵物等13類人不能享受城市低保。》

看到了吧汽車不屬於生活必須品,已經把它化為奢侈品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社會現象讓人有了物質要求。

女人們都在把什麼當做身份的象徵

4樓:麗芳幸福

穿著打扮

男朋友地位

包包化妝品

5樓:匿名使用者

化妝品,包包,衣服,鞋子

汽車是否是個人身份的象徵

6樓:匿名使用者

同樣條件。有車的絕對比沒車的佔優勢!買的起車最起碼工資不會太低。

每個月的費用不低。一般人飯也吃不出哪有錢養車。在說有車的人家庭條件也不會太差。

如果都有車就看你是開啥車了。對比了而已。

7樓:匿名使用者

是啊,駕照相當於身份證。

在中國古代,人們出行乘坐的都是什麼車

8樓:知軒知軒

先秦時期用車等級區分嚴格

周王擁有五種豪華專用車

車的原始功能就是一種運輸和代步工具,但在今天卻幾乎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其實,在古代更是這樣,「有車族」代表的是貴族。

在先秦時期,最能顯示身份的是「路車」。

路車是先秦時期周天子及王后乘坐的車。路車也叫輅車,「輅」是綁在車轅上用來牽挽的橫木,其驅動方式是,一木橫遮車前,二人挽之,一人推之。

據《周禮春官宗伯下》記載,依據裝飾材料的不同,路車共有五種車型,稱為「王之五路」:玉路,車轅及衡端轂頭與軛之末皆以玉為飾;金路,車材之末皆以金為飾;象路,車材之末皆以象牙為飾;革路,用皮革包裹車上一些材料的末端並塗上漆;木路,無前面四種裝飾材料,僅加漆。

從上述可以看出,路車製造工藝考究,裝飾豪華。後來周王將之當做重要待遇,贈給諸侯和宗室貴族、親戚乘坐、享受。

在周代,王后也有專用豪車,款式同樣有五種,稱為「王后之五路」:即重翟、厭翟、安車、翟車、輦車。其中的輦車,系人力牽引的小車,這從「輦」字的結構上就能看出來:兩「夫」拉一「車」。

先秦時,貴族一般還擁有「田車」,就是打獵時的代步工具。這種車用四匹膘肥體壯的馬牽拉,「馬力」十足。另有一種「輶車」,這是一種輕車,帶帷幕,供王的使臣乘坐。

先秦時人乘車有嚴格的等級制度,不同階層用不同的車子,侯、卿、大夫、士、庶人乘坐的車子,分別叫夏篆、夏縵、墨車、棧車、役車。這些車的主要區別表現在豪華程度和所用材料上,乙個比乙個差。役車最差,是一種帶貨箱的車子,老百姓常用其拉貨拖柴草什麼的,當然也載人。

秦始皇東遊乘坐「轀輬車」

漢代民間開始使用驢車

到了秦漢,車已不再是貴族的專利,民間普遍開始使用。先秦時期,主要是馬車、牛車,這一時期除了馬車、牛車,還出現了現代仍能看到的驢車、騾馬車。

與先秦時周王一樣,秦朝皇帝也有自己的豪華專車,且豪華程度大大超過以往。秦朝皇帝專車主要有金根車、安車、步輦車,秦始皇東遊坐的就是安車。安車是當時的頂級豪車,據南朝宋裴駟《集解》注引,安車「如衣車,有窗牖,閉之則溫,開之則涼,故名之 轀輬車 也」。

轀輬車的廂體是封閉的,有可開啟的窗戶,便於調節車內溫度,可坐可臥,與現代的房車很相似。因為秦始皇屍體是用此車運回咸陽,轀輬車此後成了專用喪車。

當時還有一種輚車,這種車又稱臥車、寢車。從名字中便可以知道,這是一種可以在車上睡覺的高階臥鋪車,專供達官貴人乘坐。輚車也屬於高階公務用車系列,用馬牽拉。

《集解》中提到的「衣車」,則是古代貴婦人乘用的專車,前面開門,後面用帷幕遮蔽,也是一種高階車,又稱為軿車,可乘坐多人。在漢魏時,屬皇家用車,大貴人、貴人、公主、王妃等才有資格乘坐。

民間出行,更多使用的是馬車,秦漢時用於載人的馬車,有轎式和敞篷式兩種,轎式馬車的車廂是封閉的,跑長途一般都坐這種車。

秦漢民間交通用車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了驢車、騾馬車。驢、騾馬並不是中國內地原產,而是從西域過來的。據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考證,「嘗考驢之為物,至漢而名,至孝武而得充上林,至孝靈而貴幸。

」由於驢便宜,馱人拉車都可以,又適宜用於羊腸小道和山地運輸,所以一經傳入,即為民間所用,時精明者還買毛驢出租給人家跑運輸。據《東觀漢記》記載,大名鼎鼎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便幹過這種事情,當年到長安「讀大學」期間,與同宿舍的韓生合夥買了頭毛驢,供人租用,賺錢補貼在長安的生活開支,不少現代人戲稱劉秀此舉是勤工儉學。

漢獻帝劉協出行乘坐牛車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羊車

魏晉南北朝時,乘坐牛車最為時髦。

牛車因為速度較慢,早期並不受貴族歡迎。但到了東漢末年,由於長期戰亂,馬匹大量減少,無馬車可乘,此時的貴族慢慢開始接受牛車,到最後連宮廷用車、公務用車,也都使用牛車,漢獻帝劉協出行乘坐的便是牛車。

現代考古往往能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墓葬裡,發現隨葬冥器牛車,就是這個原因。

東晉時,皇家專用的衣車、書車、軺車、藥車、畫輪車等都用牛來拉,連帝王外出巡幸也乘牛車。即便當時的全國首富石崇,其豪華用車也是牛車。據《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與王愷出遊,「爭入洛城,崇牛迅若飛禽,愷絕不能及」,可見石崇與王愷坐的都是牛車。

這一時期的牛車也最講究,駕車的牛選用性情較溫和的黃牛。貴族所用牛車,一般有通幰牛車、偏幰牛車、敞篷牛車等三種款式。通幰牛車檔次最高,車頂自前至後罩一頂大帷子;偏幰牛車的帷子,只遮住車篷;敞篷牛車,則沒有篷子。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貴族中間,還流行過坐羊車。羊車是不可以用來作較長距離旅行的,一般都當做遊玩取樂用車。西晉武帝司馬炎就喜歡在後宮裡坐羊車亂逛,羊車停在哪個妃子的門口,就夜宿哪個妃子處。

據《晉書胡貴妃傳》記載,一些妃子為與胡貴妃爭寵,想出了不少招兒,或將竹葉插在門前,或是在地上灑鹽水,誘引羊過來。

在民間,這一時期使用驢和驢車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並成為以後中國老百姓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魏晉南北朝時造車技術也有很大進步,在中國車具史上具有標誌意義的「指南車」和與現代計程車原理相同的「記里鼓車」,都是在這一時期得到應用的。

隋唐時期 「步輦」 開始盛行

皇家「肩輿」「步輦」五花八門

車是因為交通出行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到了唐代,由於經濟實力的提高,各地人員交流、貨物往來都比以往更為頻繁,這一時間出現了許多提供運輸用車的車坊,以及生產和修理車輛的手工工場。但在隋唐時期,車型卻沒有大的變化和發展,只是貴族用車的排場更大。

隋煬帝首巡江都(今揚州)時,用工十餘萬,大造車輿,儀仗隊長達20餘里。從揚州回洛陽,擺了乙個千乘車、萬匹馬的進京儀仗隊。唐朝皇家也有自己的大型車隊,但相對隋朝來說用車較少,只在國家重大事件出行時才使用,倒是民間用車頗為活躍。

唐朝民間乘用的車,講究實用,裝飾較為樸素,有的是馬車,有的是牛車,一般都是用一匹馬或牛拉駕。當時的文人喜歡坐馬車或牛車遊山玩水,詩人杜牧便是愛車一族,出遊總要乘車,其著名詩篇《山行》描寫的便是乘車外出時所見,不然也不可能說「停車坐愛楓林晚」。

與魏晉時代相比,隋唐人乘車也有自己的流行風,以貴族為例,喜歡坐輦或輿。據《唐會要》記載,隋唐皇家專用輦的規格多達7種,分別為大鳳輦、大芳輦、仙遊輦、小輕輦、芳亭輦、大玉輦、小玉輦;輿有3種:五色輿、常平輿、腰輿。

隋唐時的輦、輿與秦漢時有很大不同,放棄安裝輪子,而使用人力抬,這種輦車或輿車,被稱為「步輦」或「肩輿」。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就是當時這種用車風尚的反映,圖中唐太宗坐在由幾個宮女抬著的步輦上,接見吐蕃使臣。

到了中唐以後,輦和輿逐漸從宮廷普及到了民間,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出行多乘輦和輿。這種輦和輿,便是後來轎子的前身。

元代出現觀光「長車」

明代已有載人「轎車」

宋承唐制,車的款式與唐朝相比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和發展,可能當時人們更重視水路交通工具舟船的發展。到了元朝,車子才又有所發展,這一時期主要有馬車、牛車,在民間還有大量的驢車。

在一些城市,還出現了專供租用的、以馬或牛駕挽的「長車」。馬可波羅當年來華到達杭州時,曾看到時人坐這種長車:杭州城「大道之上,常見長車往來,車有棚墊,足容六人。

滿城之男女日租此車以供遊樂之用,是以時時見車無數。」從馬可波羅的記述來看,這種車有點像今天旅遊景區的觀光車。

明朝民間陸路運輸工具主要是騾馬車、牛驢車、獨輪車、馱子和轎子。明朝的騾馬車是最有特色的,宋應星在《天工開物》有記述,當時的騾馬車有四輪、兩輪之分。四輪車前後備有一橫軸,軸上豎立短柱,上端安裝縱樑,縱樑承載車廂。

當車停下、騾馬脫駕時,車廂平正,非常安穩。

騾馬車屬於大型車輛,多用來運輸物資,日常載人用得最多的還是兩輪車和獨輪車。

專門用來載人的兩輪車,叫轎車。這種轎車與現代的燃油轎車是兩回事,輪子比較大,一般用馬、騾、牛來牽引。車身上安置木製或竹製車廂,有的前後開門,有的兩側開門。

廂側有窗,用布帷遮擋,上面有蓋,以避風雨。車有兩人座或多人座,因車廂像轎子故名。這種轎車當時是供**、商旅使用的;在農村,一般在辦紅白事時用其接送賓客。

清朝中前期的車與明朝沒有多大的區別,到晚清,變化就大了。隨著火車、汽車、電車等西方現代交通工具的引入,中國普通人出行可選擇的交通工具變得越來越多。

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古代人看到會打現代人嗎

差不多,因為古代的衣冠和現在不一樣,現代人這身裝束一回去,就會被當異族抓起來!如果現代人穿越到了古代會出名嗎?聰明人,到了 都聰明,傻子到了 都是傻子,說實話,這世上真正的聰明人其實並不多,穿越到古代的和平社會,以我想來,比較聰明的做法是 第一 做到三緘其口,因為對古代的風土人情,社會法制,文化禮儀...

古代人長相和現代人一樣嗎,古代人和現代人的長相有總體什麼區別?

基本一樣。畢竟物種進化需要幾萬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剔除人類起源的老祖先不管所謂猴子說還是起源海洋魚類之說,從人類進化到脫離蒙昧狀態,繼而開始走向文明,以後這兩三千年變化是不太大的。所以說有文字記載起古代人類和現代人類長相誤差不大。當然,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近百年來,南北文化交融以及東西方人種來往,亞裔...

古代人的道德好,還是現代人的道德好

1 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非暴力性的行為規範,通過傳統習俗 社會 和內心信念來維繫。2 道德是從簡單到縝密 從愚昧到科學 從盲從到自覺的不斷進步的歷史過程。3 從整體上看,現代人的道德好於古代人的道德,或者說現代人的道德比古代人的道德好。例如,在古代,吃人 死人或活人 曾經是道德的 在現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