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甲骨文四種字型最先和最後出現的是哪兩種

2021-03-04 08:54:03 字數 5519 閱讀 7677

1樓:匿名使用者

按先後順序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

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種字型最先和最後出現的是哪

2樓:匿名使用者

最先出現的是甲骨文,最後出現的是小篆。

甲骨文——>金文——>小篆

3樓:鐘盧

甲骨文——>金文——>小篆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簡化字分別是多少年前出現的

4樓:匿名使用者

1,甲骨文和金文(請看附註1),約為西元前14世紀--西元前11世紀。

2,小篆(秦篆)先於隸書,但兩者都出現在秦代(請看附註2)秦始皇時期(西元前259~前210年)。

3,楷書起源於東漢(又稱後漢),即公元25年--220年。

4,首批《漢字簡化方案》公布於2023年,正式向全國推行簡化字。而早在2023年,教育家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公開提倡使用簡體字;2023年8月,當時的國民黨**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簡體字324個,是歷史上由**公布的第乙個簡體字表。

附註1:

為學術界公認的我國最早的古漢字資料,是商代中後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主要是殷商後期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文字。

關於金文的起源,傳統的說法是: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2023年公布的新說法則是:

一向被認為出現於甲骨文之後的金文,實際上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

附註2:

秦統一後,李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又叫小篆,。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型,通令全國使用。(李斯卒於西元前208年)

唐張懷瓘《書斷》中說:「按隸書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

甲骨文,金文,小篆各是怎麼回事?

5樓:金果

1.甲骨文

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

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西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

2.金文

是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本型的總稱。金文可略分為四種,即商朝金文(前2023年左右~前2023年左右)、西周金文(前2023年左右至前771年)、東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漢金文 (前221年~前219年)。

3.小篆

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一直在中國流行到西漢末年(約公元8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但由於其字型優美,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又因為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新增曲折,印章刻製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採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近代新防偽技術出現。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 各國的漢字出現了簡繁不

一、一字多形的情況。

秦始皇滅六國後,下令以秦國的「小篆」作標準,統一全國文字。篆體,又稱為「篆書」,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

擴充套件資料:

甲骨文特點:

一、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從結構字型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

因此從章法上看,雖受骨片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仍表現了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甲骨書法」現今已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就證明了它的魅力。

二、從用筆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堅硬的龜甲或獸骨上,所以,刻時多用直線,曲線也是由短的直線接刻而成。其筆畫粗細也多是均勻;由於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數線條呈現出中間稍粗兩端略細的特徵,顯得瘦勁堅實,挺拔爽利,並且富有立體感。

三、就結字而言,甲骨文外形並且多以長方形為主間或少數方形,具備了對稱美或者一字多形的變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結字上還具有了方圓結合,開合輯讓的結構形式,有的字還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圖畫的痕跡,具有文字最初發展階段的稚拙和生動。

四、從章法上看,卜辭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錯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雖有疏密變化,但全篇能行氣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前後呼應的活潑局面。並且,字數多者,全篇安排緊湊,給人以茂密之感,字數少者又顯得疏朗空靈,總之,都呈現出古樸而又爛漫的情趣。

金文的分類:

一、商朝金文

縱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銅器,金文之始,實在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初時只有寥寥數字,及至周初,已達千二百餘字。商末鑄有金文之青銅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簡略,多為鑄者或其先祖之名諱。

至商亡時,方有文章出現,然其時最長之文,仍僅有四十餘字。

二、西周金文

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漸興,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記述。

三、東周金文

自平王東遷以降,鐵器漸見,鐘等青銅樂亦漸多,且亦能鑄文於青銅器外側,故金文所錄,已非如當初般,只為王公大臣之事,戰功、音階等,皆有鑄錄。此時金文被廣泛使用,堪稱全盛時期。

四、秦漢金文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詔令書同文,並於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為小篆,且不再刻銘文於鐘鼎之上,由是金文漸衰。及至漢代,民間多鑄銘文於鐵器之上,青銅之器,不復使用,金文自是不見於史。

小篆特點:

一、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二、是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區域性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四、是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從甲骨上的文字看,它們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筆線條嚴整瘦勁,曲直粗細均備,筆畫多方折,對後世篆刻的用筆用刀產生了影響。從結構字型上看,文字不僅有變化,雖大小不一,但比較均衡對稱,還顯示了穩定的格局。

因此從章法上看,雖受骨片大小和形狀的影響,仍表現了鐫刻的技巧和書寫的藝術特色。「甲骨書法」現今已在一些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中流行,就證明了它的魅力。

二、從用筆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堅硬的龜甲或獸骨上,所以,刻時多用直線,曲線也是由短的直線接刻而成。其筆畫粗細也多是均勻;由於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數線條呈現出中間稍粗兩端略細的特徵,顯得瘦勁堅實,挺拔爽利,並且富有立體感。

三、就結字而言,甲骨文外形並且多以長方形為主間或少數方形,具備了對稱美或者一字多形的變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結字上還具有了方圓結合,開合輯讓的結構形式,有的字還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圖畫的痕跡,具有文字最初發展階段的稚拙和生動。

四、從章法上看,卜辭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錯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雖有疏密變化,但全篇能行氣貫串、大小相依、左右相應、前後呼應的活潑局面。並且,字數多者,全篇安排緊湊,給人以茂密之感,字數少者又顯得疏朗空靈,總之,都呈現出古樸而又爛漫的情趣。

金文的分類:

一、商朝金文

縱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銅器,金文之始,實在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初時只有寥寥數字,及至周初,已達千二百餘字。商末鑄有金文之青銅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簡略,多為鑄者或其先祖之名諱。

至商亡時,方有文章出現,然其時最長之文,仍僅有四十餘字。

二、西周金文

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漸興,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記述。

三、東周金文

自平王東遷以降,鐵器漸見,鐘等青銅樂亦漸多,且亦能鑄文於青銅器外側,故金文所錄,已非如當初般,只為王公大臣之事,戰功、音階等,皆有鑄錄。此時金文被廣泛使用,堪稱全盛時期。

四、秦漢金文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詔令書同文,並於四方立碑,所用之文字皆為小篆,且不再刻銘文於鐘鼎之上,由是金文漸衰。及至漢代,民間多鑄銘文於鐵器之上,青銅之器,不復使用,金文自是不見於史。

小篆特點:

一、是長方形,以方楷一字半為度,一字為正體,半字為垂腳,大致比例為3:2左右。

二、是筆畫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所有橫畫和豎畫等距平行,所有筆畫以圓為主,圓起圓收,方中寓圓,圓中有方,使轉圓活,富有奇趣。

三、是平衡對稱,空間分割均衡與對稱是篆書的獨特魅力。對稱不僅存在於左右對稱,上下對稱,而且還存在於字的區域性對稱,圓弧形筆畫左右傾斜度的對稱。

四、是上緊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體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縮的垂腳。當然也有下無腳的字,主體筆畫在下部,上部的筆畫則可以聳起。

7樓:匿名使用者

甲骨文和金文不一柈。

8樓:匿名使用者

小鬼,丁文是很好,很老很老很老很老很老很老很遠好呵呵,很好很好很好很冷呵呵呵呵

9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知道??????????????????

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四種字型當中哪一種是其餘三種的起源

10樓:打娘胎裡喜歡你

草書、行書、楷書、隸書四種字型當中,「隸書」是其餘三種的起源。

字型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隸書:隸書產生於秦代,盛行於漢代。

在秦代,隸書與小篆並行,是書隸日常抄錄公文的便捷字型。小篆難寫,不能適應秦代公文往來的需要,多用在比較正規的場合。

為了便於快捷地書寫,隸書將小篆圓轉均勻的線條變成方折平直、粗細有致的筆畫;將小篆縱長內聚的結體風格變為橫扁舒展;此時的隸書成為不再象形的漢字符號。隸書對漢字字型的改變是巨大的,因此,「隸變」就成了古今漢字的分界。小篆以前的漢字為古漢字。

它們共同的特點是象形性強,定型性差,字由線條構成,沒有形成構字的元素──筆畫。隸書以後的漢字為今漢字。

11樓:天蠍零點一線

答案應選d、隸書

從文字發展的程序來看大約有三個階段,一是從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變為小篆,二是從小篆變為隸書,三是從隸書變為楷書。甲骨文和金文變為小篆,前者更接近圖畫的的寫實象形,而後者筆畫圓轉規整,逐漸與物形疏遠。甲骨文刀刻的痕跡明顯,金文則鑄型肥厚,它們形體比較隨意,筆畫少的字佔的地方小,筆畫多的字佔的地方大,小篆形體整齊,筆畫多少都佔一格。

從小篆到隸書,是字型變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本變為今文字的轉折點。小篆的字形結構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號性加強。小篆的圓轉筆勢到隸書一般變為方折及橫、撇、捺等筆畫。

小篆變為隸書,現代文字筆畫的基本格局已經形成。從隸書到楷書,除用筆有些變化,字型結構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另外還有草書和行書。

草書本是各種字型的草率寫法,現在所說的草書,是指章草、狂草等專一的字型,狂草與隸楷的字型和筆法很不相同,龍飛鳳舞,完全是一種藝術品,喪失了交際的作用。行書是楷書與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他不像楷書那樣規整,也不像草書那樣隨意,成為日常常用字型。

水字的甲骨文怎麼寫,水的甲骨文,金文 大篆 小篆 隸書 行書 楷書 草書,要有圖

水字的甲骨文寫法如下 拼 音 shu 1.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 無味 無臭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 101325帕 下,冰點0 沸點100 4 時密度最大,為1克 毫公升。2.河流 漢 淮 3.指江 河 湖 海 洋 陸交通 旱碼頭 上人家。4.兒 稀的汁 墨 藥 甘蔗的 兒很甜。5.指...

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馬法,劉的甲骨文怎麼寫,佳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如上圖所示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 契文 甲骨卜辭 殷墟文字或 龜甲獸骨文 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 old chinese 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

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你好,漢字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行書 草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樓上基本對了不bai過中間du還有個章 草順序應zhi該是 甲骨文 商 dao 金文 周版 大篆 春秋 權 小篆 秦 隸書 漢 章草 西漢 今草 東漢張芝當時有 草聖 之稱 楷書 三國時期魏國的鍾元常 魏碑 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