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舉周公事蹟

2021-03-04 08:49:05 字數 1419 閱讀 9859

1樓:518姚峰峰

周公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史稱周公。是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

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謀害成王,篡奪王位。周公聞言,便對太公望和召公爽說:

「我所以不顧個人得失而承擔攝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穩。如果江山變亂,生民塗炭,我怎麼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對我的重托呢?」周公又對將要襲其爵,而到魯國封地居住的兒子伯禽說: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論身份地位,在國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時刻注意勤奮儉樸,謙誠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去,千萬不要驕狂無忌。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奉成王命,率師東征。經3年的艱苦作戰,終於討平了叛亂,征服了東方諸國,收降了大批商朝貴族,同時斬殺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

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參見周公東徵)。

周公平叛以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正式建議成王把國都遷到洛邑(今洛陽)。同時把在戰爭中俘獲的大批商朝貴族即「殷頑民」遷居洛邑,派召公爽在洛邑駐兵8師,對他們加強監督。另外,周公封小弟康叔為衛君,令其駐守故商墟,以管理那裡的商朝遺民。

他告誡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滅亡,是由於紂王酗於酒,淫於婦,以至於朝綱混亂,諸侯舉義。他囑咐說:

「你到殷墟後,首先要求訪那裡的賢人長者,向他們討教商朝前興後亡的原因;其次務必要愛民。」周公又把上述囑言,寫成《康誥》、《酒誥》、《梓材》三篇,作為法則送給康叔。康叔到殷墟後,牢記周公的叮囑,生活儉樸,愛護百姓,使當地吏民安居樂業。

建都洛邑後,周公開始實行封邦建國的方針。他先後建置71個封國,把武王15個兄弟和16個功臣,封到封國去做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國內普遍推行井田制,將土地統一規劃,鞏固和加強了周王朝的經濟基礎。

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政權,周公還「制禮作樂」,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諡」制、「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和「樂」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制和貴賤等級制。

在殷商時,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不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制,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

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還制定子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以調整**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政權的統治。

周公攝政6年,當成王已經長大,他決定還政於成王。在還政前,周公作《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鑑,告誡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然後「還政成乏,北面就臣位」。

周公退位後,把主要精力用於制禮作樂,繼續完善各種典章法規。年老病終前,他叮囑說:「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離開成王」。不久辭世。

周公是誰 有何事蹟,周公的主要事蹟是什麼?

周公姬旦,又名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 今陝西岐山北 史稱周公。是西周初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周公是周武王姬發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謀害成王...

列舉中國古代的英雄人物,並列舉他們的事蹟

文天祥 1236 1282 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 今江西吉安 人。理宗寶佑四年 1256 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 1275 元兵長驅東下,文於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後得以脫逃,轉戰於贛 閩 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於大...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主要事蹟,列舉元世忽必烈的主要事蹟

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而他的孫子忽必烈更偉大,他統一了中國 列舉元世忽必烈的主要事蹟 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孫。1260年繼承汗位,1271年改國號為元,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 今北京 1276年滅南宋,1279年統一全國。忽必烈早年曾受命主管漠南漢族地區,繼位之後大力推行以採用漢法為主要內容的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