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人文歷史,什麼叫人文?人文與歷史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2021-03-04 05:46:19 字數 6138 閱讀 4931

1樓:弱肉強食本質

人文歷史 -人類文明史 -人口狀況 -人種語言 -宗教派別 -人文景觀 -城市 -物質文明 -政治地理 -世界各國主要節日 -世界各國外交禮儀 -世界各國**環境

人是有文化的動物,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文化」的定義是什麼?就眾說紛紜了,有的說:

「文化是複雜的現象,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創造人類社會的能力和習慣」。也有人簡括地說:「文化是人類由生活經驗所獲得的智慧型」。

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人類的文化活動千頭萬緒,五花八門,而其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也就錯綜複雜,頭緒紛亂了。簡單地說起來,人類的文化活動,大致可分為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物質文明、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以上的各種文化活動,性質不同,演進的方式也不一樣。

語言文字的傳播和學習,並不十分困難,歐洲不少國家的人民,會說幾種話,也會用

二、三種文字,宗教信仰,也可更改變換,物質文明的衣食住行,更是日新月異。其中最不易改變的,要算是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了,這也是地球表面上最顯著的地域差異性,也是人文地理學上最應著力的研究課題。世界可分為十乙個文化區。

參考資料

什麼叫人文?人文與歷史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2樓:生動的歷史

人文從字面上的意思是以人為本。 在中世紀時期這個術語與宗教相對立。它所指稱的內容現代叫古典學。

當時很多大學都開設和講授這門學科。後來從事人文學科的學者一般是用評判、猜測、分析的觀點去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人文與歷史也是密切相關的 。這從文藝復興以來可以看出,但是也有明顯的區別。

人文學科包括:歷史學、文學、哲學、人類學、語言學。這些學科一般是採取比較研究的方法而不是實驗的方法。

歷史學科研究的物件是過去發生的時間或者是人。其實西方社會一直以來認為,歷史研究的物件是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歷史。很多人都採取傳統的方法去研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個觀點被後現代主義學者所挑戰。

人文歷史和歷史文化是乙個概念嗎

3樓:花戲舞蝶

人文的概念和歷史

廣義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從大的方面講可以指社會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養,從小的方面講可指人對自身精神世界的乙個感悟和認知。人文知識是人類認識、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經驗總結;人文精神則是人文知識化育而成的內在於主體的精神成果,它蘊含於人的內心世界,見之於人的行為動作及其結果。

人文是乙個動態的概念。我國《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乙個民族、乙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範。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範,包括習慣規範、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則是文化主要內容。人文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

而且,其核心是指先進的價值觀,其主要內容則是指先進的規範,對於社會而言,尤其是先進的法律和制度規範,對於社會成員而言尤其是先進的道德和習慣規範,對於青少年來說,首先體現在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從文藝復興的歷史看,人文應該是重視人的文化。

狹義概念上講,可以這樣認為,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人文,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基因,作為一種樸素的習慣和意識,古已有之,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但是,作為一種社會潮流,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即更多的人、更大的人群共同具有並更為穩定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則始於15、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形成於17、18世紀的約翰"洛克、亞當"斯密和法國啟蒙運動,以及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時期,反思於19、20世紀初的馬克思、尼采、羅素所處的反思期,發展於20世紀中後期的現代時期。在發展期,聯合國的兩個人權宣言則是人文走向法制化、國際化的標誌,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則是現代人文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歷史人文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5樓:快來響亮星空

歷史上人類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

人文歷史包括什麼

6樓:開拓者飛翔

包括人類的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創造人類社會的能力和習慣。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文化在地面上表現出來的現象。

人文歷史是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人文的概念和歷史

廣義人文是指人類社會的各種社會現象。從大的方面講可以指社會的精神面貌和道德修養,從小的方面講可指人對自身精神世界的乙個感悟和認知。人文知識是人類認識、改造自身和社會的經驗總結;人文精神則是人文知識化育而成的內在於主體的精神成果,它蘊含於人的內心世界,見之於人的行為動作及其結果。

人文是乙個動態的概念。我國《辭海》中這樣寫道:「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或者乙個民族、乙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範。符號是文化的基礎,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而規範,包括習慣規範、道德規範和法律規範則是文化主要內容。人文是指人類文化中的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

而且,其核心是指先進的價值觀,其主要內容則是指先進的規範,對於社會而言,尤其是先進的法律和制度規範,對於社會成員而言尤其是先進的道德和習慣規範,對於青少年來說,首先體現在養成良好的習慣規範。從文藝復興的歷史看,人文應該是重視人的文化。

狹義概念上講,可以這樣認為,人文就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其集中體現是,重視人,尊重人,關心人愛護人。簡而言之,人文,即重視人的文化。

人文,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基因,作為一種樸素的習慣和意識,古已有之,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但是,作為一種社會潮流,作為一種普遍的文化,即更多的人、更大的人群共同具有並更為穩定的價值觀及其規範,則始於15、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形成於17、18世紀的約翰"洛克、亞當"斯密和法國啟蒙運動,以及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時期,反思於19、20世紀初的馬克思、尼采、羅素所處的反思期,發展於20世紀中後期的現代時期。在發展期,聯合國的兩個人權宣言則是人文走向法制化、國際化的標誌,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則是現代人文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新加坡有什麼人文歷史

8樓:小月霞子

獨立前新加坡早期主要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13世紀的中國。

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

2023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雇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2023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2023年,新加坡公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乙個轄區,直接受英國統治。

2023年2月15日(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占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為「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取自「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一文,同時也有「南方之光」和「昭和天皇在南洋之領土」的意思。2023年9月12日,日軍宣布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2023年,新加坡取得自治地位。

202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2023年8月9日,李光耀由於和當時馬來西亞聯邦**在權力分配上意見不合,新加坡被馬來西亞逐出聯邦,被迫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建國後進入2023年代以後,雖然新加坡的國內政治上的自由空間逐漸被壓制,經濟上卻取得高速發展,很快成為東南亞重要的金融和轉口**中心,成為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住房、教育、交通等問題都得到解決。2023年,在李光耀宣布卸任總理職位時,新加坡已經成為區內乃至整個亞洲經濟發展的楷模。

在其第二任總理吳作棟的帶領下,這個東南亞小國又平穩地度過了於2023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但到21世紀初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接任時,新加坡卻再度面臨如何面對區內其他經濟體崛起的新難題。

華語稱謂

在過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華語國名。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漢語方言(包括閩、粵、客語等等)之習慣的影響,也在後期出現許多衍生的國名稱謂,例如「星嘉坡」、「星加坡」、「石叻」、「叻埠」、「石叻埠」、甚至「實叻埠」等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獅城」或「星國」作為簡稱來描述新加坡[7][8][9]。

國花的由來

2023年,僑居新加坡的西班牙籍女園藝師艾妮絲·卓錦培育成功了一新品種蘭花,新加坡植物園為了紀念她,便將其命名為「卓錦萬代蘭」,有卓越錦秀、萬代不朽之意。這種淺紫紅色的美麗蘭花有四個花瓣,象徵各民族及英語、華語、馬來語、泰公尺爾語4大語系,花朵清雅脫俗,象徵新加坡人樸實的氣質,強勁的生命力,更象徵新加坡民族刻苦耐勞,勇敢奮鬥的精神。

人口根據新加坡**2023年統計資料,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已達484萬人,其中384萬人屬於本國公民或永久居民(總稱「本地居民」),在本地居民中,華人佔75.2%,馬來人佔13.6%,印度裔(以泰公尺爾人居多)佔8.

8%,而歐亞混血人口和其他族群(包括峇峇娘惹)則佔2.4%。因此,新加坡不僅是除香港旺角區、澳門和摩納哥之外,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和地區,也是世界上除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以外,以華人為多數族群的地區。

新加坡的華人大部分源自中國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其中大部分是福建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等。

語言文字

新加坡是乙個多語言的國家,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馬來語、華語以及泰公尺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

但自獨立以來,**機構一直採用英語作為不同種族社群之間的主要通行語和教學語,並將之定位成「第一語言」;加上曾經受到英國的殖民統治,其英語也多以英國英語為標準。在這種多語環境影響下,只有老一輩的新加坡華人還能夠講一些馬來語,而大部分的年輕新加坡人都習慣講一種衍生的新加坡英語(singlish),當中參雜著許多舶來的詞彙。

新加坡華語是另乙個廣泛使用的語言,有超過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說華語,是一些新加坡華人之間主要的共同語。但新加坡年輕一代使用新加坡式華語(singdarin)的情況十分普遍。新加坡**曾將2023年訂立為「華語年」,不僅鼓勵本國的華族國民多使用華語,同時也希望讓「華語」在商業**的溝通場合上可以得到更廣泛的使用。

儘管如此,英語仍是整個社會的強勢語言,在新加坡官方與工作領域能說華語的機會不多。新加坡學校的華文程度每況愈下,很多新加坡華人在離校後也逐漸疏遠漢字書寫,甚至成為中文文盲。

自從2023年代由新加坡**主導的「講華語運動」(類似於中國的「推廣普通話」)之後,新加坡**使用方言受到了諸多限制,甚至是禁止使用,從而導致大部份的年輕新加坡華人無法有效地使用漢語方言。此外新加坡**對電視、電台的華語節目也有嚴格的限制:例如從台灣與香港進口的閩南語和粵語影視劇就必須用華語重新配音後才可以播出或上映。

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一致的簡體字。但在2023年至2023年間曾短暫擁有自己的漢字簡化標準,詳見新加坡漢字。民間則隨處可見繁簡體字混用。

在新加坡印度族社群當中,會說泰公尺爾語的人不超過50%,剩下的人均使用其它印度語言,當中有的甚至或多或少也會說點福建話。

宗教新加坡是乙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匯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當中包括:

佛教:新加坡第一大宗教。約佔人口的32.5%,信徒基本為華人。

伊斯蘭教: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人民基本都是穆斯林,另外也有部分印度血統的穆斯林。現全國共有穆斯林約34.

8萬人,並建有清真寺約80座,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花蒂瑪清真寺和素檀清真寺。

**新教與天主教:10歲以上信徒36.4萬人(佔14.

6%),有266座教堂。新加坡最早的教堂是禧街(hill street)的阿美利安教堂(armenian church)和聖安德烈路的聖安德烈教堂。

道教:佔人口的8.5%,信徒基本上為華人。

印度教:有教徒8萬多人,基本上是印度裔。寺廟約共22座。

據統計,將近86%的新加坡人有宗教信仰。相對以上主要宗教而言,其他宗教人數較少,合計只有1.1萬餘人。

錫克教是19世紀從印度傳入的,在新加坡有7間錫克廟,如奎因街(queen street)的錫克廟(central sikh temple)等,教徒主要是錫克族警察、保安員。猶太教在新加坡有兩個會堂。拜火教在新加坡則沒有廟宇。

新加坡憲法保障宗教自由,但對少數宗系(如耶和華見證人)仍有所禁制。該教教徒曾因反對兵役獲罪,按新加坡法律規定公民必須服兵役,拒絕服役仍屬違法。

什麼叫人文護理人文護理的定義是什麼

人文護理,是以人為主體的護理參與人文現象,其核心是護理,現象是護理人文,就是 用自己的生命 生活 言行,把自己選擇的職業的道德體現出來,人文護理就是人文精神在護理工作中的表現。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為本,關心人 愛護人 尊重人。什麼是人文關懷?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如何進行人文關懷 人文護理是指以人為主體的...

什麼叫人文素養的積澱?怎樣培養人文素養

例句 司馬遷輕嘆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莎士比亞借麥克白之口怒斥 生命中除了聲音與狂熱別無他物 一時間,彷彿身上的錦衣華服被剝得一乾二淨,露出一具醜陋畸形的肉體,無地自容。奧林匹亞山腳下的特耳巴神殿內,那座鐫刻著 人,認識你自己 的石碑依然純潔神聖。悲劇把人生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喜...

人文素質是什麼,什麼是人文素養?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現代的 人文主義 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 科學主義 金錢拜物教 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它相對於 科學主義 強調的是關注人的生命 價值和意義的人本主義 相對於 工具理性 或 技術理性 強調的是價值理性和目的理性 相對於實用主義,強調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