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耦犁相比,曲轅梨有何優點

2021-03-04 05:30:47 字數 6664 閱讀 1869

1樓:小哥哥別舔我

耦犁又稱曲轅犁 、耬車又稱筒車

曲轅犁生產工具是生產力的乙個重要因素,一定型別的生產工具標誌著一定發展水平的生產力。農具的改進以及廣泛採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唐以前笨重的長直轅犁,迴轉困難,耕地費力。

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一種輕便的短曲轅犁,又稱江東犁。

晚唐時陸龜蒙的《耒經》,記載曲轅犁由11個部件構成,重大改進有三處:1?長直轅改成了短曲轅。

舊式犁長一般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轅犁長合今6尺左右,隻及牛後。犁架變小重量減輕,便於迴轉,操縱靈活,節省畜力。由舊式犁的二牛抬槓變為一牛牽引。

而且,由於占地面積小,這種犁特別適合在南方水田耕作,所以在江東地區得到推廣。2?加裝了犁評。

由於犁評厚度逐級下降,推進犁評,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評,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淺,可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3?改進了犁壁。

唐時犁壁呈圓形,因此又稱犁鏡。可將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減少前進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塊,以斷絕草根的生長。這種犁出現後逐漸推廣,成為當時最先進的耕具。

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這是唐代勞動人民對耕犁的重大改進。

筒車各種水車廣泛用於農田灌溉,是唐朝農業生產發展的乙個重要因素。杜甫在四川寫的《春水》詩說:「連筒灌小園。

」李實解釋這句話說:「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骨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這是一種利用水力轉動的筒車。

筒車用竹或木製成乙個大型立輪,由乙個橫軸架起,可以自由轉動。輪的周圍斜裝上許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這個轉輪安置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衝擊,自行旋轉不已。

輪周斜掛的小筒,當沒入水中時滿盛溪水,隨輪旋轉上公升,由於筒口上斜,筒內水不流灑。當立輪旋轉180°時,小筒已平躺在立輪的最高處,進而筒口呈下傾位置,盛水即由高處洩入淌水槽,流入岸上農田。這對解決岸高水低、水流湍急地區的灌溉有著重大意義。

這種自轉不息、終夜有聲的筒車,確實是人無灌溉之勞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晝夜可灌田百畝以上

曲轅犁有什麼作用?

2樓:凮起雲湧

曲轅犁的作用是輕便省力。

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

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

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範化,便於精耕細作。

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是當時先進的耕犁。

3樓:紫韻

曲轅犁的作用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斷短轅,並在轅頭裝了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掉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曲轅犁」相比與「直轅犁」,增加了犁評和犁建,比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以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

短曲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江東地區,它的出現是古代中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誌。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

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

擴充套件資料

犁的歷史

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

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4樓:易書科技

對於泱泱

農業大國來說,在農業生產發展的程序中,生產工具的革新是農業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標誌。犁這一生產工具在中國的使用是很早的,早在父系氏族龍山文化後期,已有人力拉的三角石犁;甲骨文也有了犁字;文獻資料以《山海經》最早:「后稷之孫日叔均,始作耕。

」注文:「用牛耕也。」《格致鏡原》也說:

「則耕之用牛,自叔均始矣。」意思就是在傳說中最初有后稷的孫子叔均發明了犁。最初的犁鏵用木、骨、石、蚌,春秋時有了鐵犁冠,秦漢有了全鐵犁鏵。

趙國發明了二牛三人的耦犁,是始扛式的直轅(直轅犁是中國古代所使用的一種犁,出現於西漢,由耒耜發展而成,組成部分包括犁轅、犁箭、犁床、犁梢等,其特徵是犁轅是直的)。唐代以前,犁有了兩次大進步:第一是犁壁的產生,沒有犁壁的犁只能翻土,不能碎土、鬆土和起壟。

山東安丘、河南中牟、西安、咸陽等地都有西漢鐵犁壁出土。歐洲犁壁比我國晚了2023年,誕生於11世紀。第二是犁箭的發明,它可以控制犁鏵入土的深淺。

從江蘇睢寧雙溝東漢畫像石牛耕圖、陝西餒德東漢畫像石牛耕圖可知,犁箭完成於東漢。

犁在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牽引的耕犁從春秋戰國才開始逐漸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型,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曲轅犁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

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也稱江東犁,它的出現是我國耕作農具成熟的標誌。敦煌莫高窟第445窟的壁畫中有曲轅犁耕作圖。

據唐朝末年著名文學家陸龜蒙《耒耜經》記載,曲轅犁由11個部件組成。即犁鏵、犁壁、犁底、壓鑱、策額、犁箭、犁轅、犁梢、犁評、犁建和犁盤。

曲轅犁的主要優點是:其一,直轅犁牲畜的牽引力與犁尖不在一條水平線上,產生逆時針方向的力矩。為了平衡這個力矩,農夫需付出力(見圖)。

改為曲轅,減少了農失的體力消耗。其二,直轅犁受力點高,曲轅犁受力點低,由力的分解平行四邊形法則可知,曲轅犁受到了向上分力比直轅犁大。可以使曲轅犁聽受的摩擦阻力減小,可以更充分利用畜力。

曲轅犁11個部件的作用是:犁鏵翻土,犁壁碎土做壟,壓鑱和犁底用以固定犁鏵,策額是捍衛犁壁的,犁箭和犁評是調節深淺的,犁建是固定犁評、犁箭的,犁梢是農夫的扶手,掌握犁的前進和左右方向,犁轅使畜力和犁鏵接近於同一水平線,可以省力,犁鏵可以自由轉動犁身。唐代曲轅犁有了劃時代的進步。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三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舊式犁長一般為今9尺左右,前及牛肩;曲轅犁長合今6尺左右,隻及牛後,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再次是加裝了犁評。由於犁評厚度逐級下降,推進犁評,使犁箭向下,犁入地深;拉退犁評,使犁箭向上,犁入地淺,可適應深耕和淺耕的不同需要。

最後改進了犁壁。唐時犁壁呈圓形,因此又稱犁鏡,可將翻起的土推到一旁,以減少前進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塊,以斷絕草根的生長。這種犁出現後逐漸推廣,成為當時最先進的耕具。

耕犁至此已基本定型,這是唐代勞動人民對耕犁的重大改進。轉動的犁盤,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畜力。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

曲轅犁是中華民族勞動人民智慧型的結晶,它為中國農業的發展,也為世界農業技術的提公升做出了重大貢獻。

5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3·江漢)農具的改進及廣泛採用,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曲轅犁最早出現的朝代是唐朝。

6樓:匿名使用者

曲轅犁的主要用途是犁地、翻地。

曲轅犁,是唐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耕犁。其轅曲,因以名,區別於直轅犁。因其首先在蘇州等地推廣應用,又稱為江東犁。

曲轅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幾處重大改進。首先是將直轅、長轅改為曲轅、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節省人力和牲畜。

優點:漢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漢代的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不很高;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提到長曲轅犁和「蔚犁」,但因記載不詳,只能推測為短轅犁;唐代初期進一步出現了長曲轅犁。轉動靈活的「蔚犁」的問世和長曲轅犁的出現為江東犁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

其優點是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富有機動性,便於深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適宜了江南地區水田面積小的特點,因此短曲轅犁最早出現於江東地區。

其次是增加了犁評和犁建,如推進犁評,可使犁箭向下,犁鏵入土則深。若提起犁評,使犁箭向上,犁鏵入土則淺。將曲轅犁的犁評、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機地結合使用,便可適應深耕或淺耕的不同要求,並能使調節耕地深淺規範化,便於精耕細作。

犁壁不僅能碎土,而且可將翻耕的土推到一側,減少耕犁前進的阻力。曲轅犁結構完備,輕便省力,是當時先進的耕犁。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結構沒有明顯的變化。

中國農業發展史

7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節 原始農業與粗放農業階段

一、中國農業的起源

中國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距今170萬至1萬年前,已有脫離動物界的原始人類生活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當時尚末產生農業,原始人類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史稱舊石器時代,相當於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鑽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漁」的時代。

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和採集漁獵的強化,人類常常面臨飢餓的威脅。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

距今1萬至2023年前,也就是史稱的新石器時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先人們創始了農業。一般認為,採集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種植業,狩獵活動孕育了原始的畜牧業。中國古代有關「神農氏」的傳說就反映了原始農業發生的那個時代。

二、粗放農業階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的原始農業進一步發展,黃河中下游人口持續繁衍,逐漸成為中原經濟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繼在這裡建立了強盛的國家。夏、商、週屬奴隸制時代,歷時1300多年。

這個時期的農業按原始農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仍處於粗放農業階段。

第二節 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在社會制度上實現了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演變,在農業生產方面則開始了由粗放農業向精耕農業的轉變。由於春秋戰國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主要農業區在秦嶺和淮河以北,全國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黃河流域,因此,本節著重闡述北方地區傳統農業的形成與發展。

一、精耕細作農業傳統的奠基

中國農業最顯著的特別就是建立在小農經濟制度之上,以提高土還生產率為目的的精耕細作。這一特點的發生始於春秋戰國時代。

二、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

秦漢時期,我國農業在春秋戰國開始的道路上進一步發展,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逐漸形成。

三、北方傳統農業的發展

公元2世紀末,黃巾大起義使東漢王朝瀕於瓦解,各地義軍乘勢而起,中國從此進入了分分合合、混戰不已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頻、政局動盪、人口逃亡、耕地荒廢,使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但客觀上戰亂所造成的人口大遷徙也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的融合及農業文化的交流。

在這一歷史程序中,更多的民族逐步捲入以種植業為主的洪流中來。由於各族勞動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國傳統農業經受住了歷史的考驗,在秦漢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農業發展的表現,一般要從農具改進與農作物推廣、水利工程的興修、耕作技術的進步、墾田面積的增加、糧食產量的提高、**收入增多、國家人口增殖等方面來考察。發展的原因主要是看歷代**對農業發展的重視程度、農業政策、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等。

一,農業生產工具:

1,木石器:夏商西周使用木製的耒耜,石刀,蚌鐮等.

2,鐵農具:春秋出現,戰國推廣,西漢普遍使用,秦漢傳到嶺南,西域.

3,犁耕法:春秋出現牛耕,戰國推廣,西漢普遍使用耦犁,出現二牛一人犁耕法,唐發明曲轅犁.

4,灌溉排水工具:三國馬鈞發明翻車;唐朝出現筒車.

▲(東漢杜詩發明水排是手工業工具)

5,播種工具:西漢使用耬車

二,水利:

1,先秦:夏朝已經有原始水利;春秋時已經有邗溝;戰國有都江堰,鄭國渠.2,漢:

西漢六輔渠,白渠,文帝,武帝治理黃河;東漢明帝時王景治理黃河.3,三國:魏在淮河流域興修許多水利工程,蜀維護都江堰;

4,五代十國:吳越修築錢塘江海塘;

5,唐朝:在黃河,長江流域開灌渠.

▲(秦的靈渠;隋,元的大運河以航運為主)

三,農作物:

母系氏族:半坡種植粟,菜,麻;河姆渡種植水稻.

商朝:黍,稷,麥,稻,桑,麻;西周包括了後世大部分作物.

秦漢:西域傳入葡萄,苜蓿,核桃,胡蘿蔔等.

南朝:小麥種植開始推廣,水稻栽培技術提高.

唐朝:吐蕃種植青稞,小麥,蕎麥,豌豆,蔬菜種子傳入**.

北宋:粟,麥,黍,豆從淮北傳到江南,兩廣;越南傳入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浙和淮河流域;茶樹在福建和長江中下游廣植

南宋:太湖流域盛產稻公尺;棉花種植從閩粵擴充套件到江淮.

明朝:江南雙季稻,嶺南三季稻;玉公尺,甘薯,馬鈴薯,菸草傳入我國;桑 ,麻,棉廣泛種植,棉布成為人民主要衣料.

四,畜牧業:

母系氏族:半坡:豬,狗,牛,羊,雞;河姆渡:豬,狗,水牛.

商朝:豬,狗,牛,羊,馬

北魏:《齊民要術》介紹禽,畜和魚類飼養.

唐朝:吐蕃飼養氂牛,馬,豬,獨峰駝;靺鞨放牧豬群

五,耕地,糧食,人口

隋唐:大量墾荒,糧食布帛增多,人口增長,唐玄宗時是太宗時的近3倍.

清初100多年裡,耕地增40%以上,人口高速增長.

耬犁和耦犁是同一種犁嗎,鐵犁,耦犁,犁壁,曲轅犁這些都是什麼,相互之間有聯絡嗎?

耬犁來 古代的播種用的農具,自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一次種一壟或,多壟,傳統的最多達5壟。其農作工具為現在播種機的前身,用耬播種。亦稱 耩地 漢代使用的一種新式農具。耦犁 西漢時期鐵犁已廣泛使用。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發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

唐朝農民改進犁的構造,製成曲轅犁,還創新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請你就此說出你的感受

2013 江漢 農具的改進及廣泛採用,對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曲轅犁最早出現的朝代是唐朝。科技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筒車和曲轅犁的發明和使用對唐朝農業生產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中說明什麼?5 曲轅犁是唐人在直轅犁的基礎上改進的一種農具,它共有十乙個部件組成,操縱靈活省力,坪和箭可以調節入土的深度與角...

曲轅犁和筒車是在唐代還是宋代詩生產地

1 這兩者都是在唐朝很流行的農業用具,區別在於後者是在隋朝發明的 2 詳解 筒車 chinese noria 亦稱 水轉筒車 一種以水流作動力,取水灌田的工具亦稱 水轉筒車 據史料記載,筒車發明於隋而勝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曲轅犁是一種輕便的短曲轅犁,又稱江東犁。它最早出現於唐代後期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