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春節習俗,漢族春節習俗資料

2021-03-04 05:15:29 字數 4958 閱讀 8021

1樓:匿名使用者

正月初一為春節,舊稱元旦。是日,人們早起,著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腳輕手健。

男主人起床,口唸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一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乙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

若是「吹、吹、吹」的啞炮,則示為不吉,要馬上就說:「哦,吹吹響,今年會發財。」並立即補放乙個。

大族、大戶人家供奉祖先遺容畫像於祠堂或中堂(堂前間),一般懸五代之內的祖宗像,稱為「供幀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繪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義。有的宗祠族規,男子l6歲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內。由輪著當辦者分發麻餅(亦稱吉餅)一雙或碗兩隻。

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長,稱「拜歲」。除夕夜巳分「壓歲錢」,用紅紙包起來壓在幼者枕頭底下,故謂「壓歲」。

是日,早上吃湯糰(湯圓),寓意團團圓圓。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這天習俗最大特點是讓家裡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菸)、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

早晨見面忌說「早」字,謂說了要招來今歲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馬上說:「哦,元寶一跌。

」此晚,未昏即眠,不點燈火,謂點燈將招來今歲蚊蠅多。睡前,放「關門炮」。晚上不出門,俗稱過「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遲的到十五,各家出門走親戚「拜歲」,一般先至親後遠親,少拜長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為重,互相款待酒席,稱「歲飯」、「歲酒」。

初五,為財神日,經商人家最重此日,「請財神」後才開門營業,稱「開市」。信佛者,有的於初七夜走七座橋,且不走回頭路,初八拜八個寺院,俗稱「走七橋」、「拜八寺」。

其間,民間娛樂活動有舞龍燈、跑馬燈、大頭和尚等。與別地稍異者有「佯掃地」,即乞丐(此時稱「發財人」)揹負筐,手握綴有紅球的掃帚,佯作掃地狀,口唱俚歌:「撩起金絲帚,瑞格(象聲)一把掃。

掃到東,老闆屋裡有青龍,青龍盤公尺缸,黃龍盤穀倉;掃到南,老闆屋裡發大財,大元寶使籮抬,小元寶使船載。」

漢族春節習俗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漢族春節習俗有以下5種:

1.發紅包

派"紅包"是華人新年的一種習俗,華人喜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活力、愉快與好運。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華人的觀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裡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

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開啟紅2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2.放鞭炮

放鞭炮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或整個春節期間,人們都會燃放煙花爆竹,也就是放鞭炮,來慶祝春節。

3.舞獅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

4.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春聯的另一**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

5.買年貨

置辦年貨是中國尋常百姓家不可或缺的頭等大事,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耍的、供的、送的(拜年)禮物、幹的、鮮的、生的、熟的,統名之曰「年貨」,而把採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

3樓:banji的老巢

漢族的春節食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肉

九、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福字、點蠟燭、點旺火、放鞭炮、守歲、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乙個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 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4樓:霽雨若初

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

1、貼門神

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2、貼春聯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4、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5、拜年

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便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

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乙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拓展資料: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5樓:恏乄亖

漢族過春節習俗: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 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 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備年貨

過年前,家裡大人會去大採購,置辦的年貨中包括:生活必需品公尺、面、糧、油,肉類、蔬 菜等;新衣服,家裡大小都要買一套新衣服過年,有的地方講究,內衣必須全新,還要紅色的, 寓意來年紅紅火火;過年零食、飲料、水果也在年貨清單中。

2、貼春聯

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3、 年夜飯

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春節的壓軸大戲。走得再遠,千金難換家鄉味道,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幸福的味道。年夜飯的菜色要有好意頭,比如魚,寓意年年有餘;蒸菜,寓 意蒸蒸日上,如粉蒸肉;吉祥如意的代表是各種做法的雞;甜甜蜜蜜的生活有代表菜色甜湯;年 糕有步步高公升的美好願望;團團圓圓是各種丸子、圓子;還有地方特色過年習俗的典型代表餃子 和湯圓。

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全家團聚在一起,感受家庭的和諧溫暖。

4、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 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 ,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 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5、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 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 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 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 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6、回門

大年初二,按照傳統習俗,出嫁女兒帶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稱為「回門」。回門又稱「歸寧」, 亦即「回娘家」。回門禁忌也多是關於新婦的禁忌,不過是指新婦在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項。

各地 的回門禁忌不一樣。

7、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點起萬盞花燈, 攜親伴友出門賞燈、逛花市、放焰火,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

拓展資料

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2023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算結束。

各地過春節的習俗,各地過春節的習俗資料

內容來自使用者 教育資料庫 除夕,人們蟒袍補褂四出拜訪親友,謂之 辭歲 家人叩拜尊長,也叫 辭歲 新婚的夫婦必須要到岳父家辭歲,否則為不恭。除夕自戶庭以至大門,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這叫 踩歲 除夕,夜子初交,門外寶炬爭輝,爆竹競響。肩輿簇簇,車馬轔轔。百官到朝,祝賀元旦。此時爆竹聲如擊浪轟雷,...

同安的春節習俗,廈門春節習俗

同安的春節習俗有以下這些 過年迎春,閤家圍爐,吃 是重頭戲。在圍爐前,製作各種食品,皆含吉祥之意。這時做好的飯菜稱 長年飯 要插紅春 芋苗和青蔥。春 與閩南話 剩 諧音,寓富餘之意,長年菜也有同義 包薄餅稱為 包金包銀 春餅又因其作料多樣,以麵皮包而成捲,寓意閤家團聚 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公升。春節掛貼...

春節有哪些習俗?春節有哪些習俗?

一 新春掃塵。據 呂氏春秋 記載,早在堯舜時代,我國就已經有春節掃塵的習俗。因為 塵 與 陳 諧音,所以新春掃塵就賦予了新的含義,有 除陳布新 的意思,希望把一切窮運 晦氣統統掃地出門。二 貼對聯 福字 門神。春節前一天的下午,小孩子們會踩著凳子,拿著糨糊和刷子,往門上貼對聯,然後讓下面的大人看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