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叫什麼魚,請問這種魚叫什麼?

2021-03-04 02:20:34 字數 5170 閱讀 1758

1樓:**老熊

淡水白鯧(colossoma brach ypomum),學名短蓋巨脂鯉,原產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帶魚類。淡水白鯧(以下簡稱淡水鯧)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在擴大池塘養殖物件,增加單位面積產量方面是一種有價值的魚類,幼魚階段還可作觀賞魚。淡水鯧於2023年被引入中國台灣省,之後人工繁殖成功,開始在淡水魚塘推廣養殖。

2023年從台灣省經香港引入廣東省試養,2023年獲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後逐漸推廣全國,成為年產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一。

中文學名

淡水白鯧

拉丁學名

colossoma brach ypomum別稱短蓋巨脂鯉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外型特徵

是鋸脂鯉亞科、巨脂鯉屬的一種,與俗稱的「食人魚」有較近的親緣關係。

6張淡水白鯧

鰭條無硬棘。背鰭18~19;臀鰭16~18;腹鰭8。鰾室為二個,後室長於前室。

側線鱗82~98。上、下頜齒均二行,齒面呈缺刻狀尖端突出,牙齒鋒利,能咬在水中其它生物,飢餓食物不充足情況下能吃同類。第一鰓弓的鰓耙數30~36。

有明顯的胃,胃囊呈u字狀較膨大,其胃的長度約為腸長的1/5,胃與十二指腸交界處有幽門盲囊(幽門垂),腸及內臟周圍有脂肪塊。

根據體長118~144公釐的42尾標本的測定,平均體長為體高的1.87倍,為頭長的3.35倍,為尾柄長的13.

73倍。頭長為體厚的1.92倍;為吻長的4.

18倍;為眼徑的4.27倍。有點像海水鯧魚,側扁成盤狀,背較厚,口端位,無須。

頭部小,頭長與頭高相當。眼中等大,位於口角稍上方。尾分叉,下葉稍長於上葉。

背部有脂鰭,背鰭起點與腹鰭略相對,體被小型圓鱗,自胸鰭基部至**有略呈鋸狀的腹稜鱗。體色為銀灰色,胸、腹、臀鰭呈紅色,尾鰭邊緣帶黑色。魚種時體表有黑色星斑。

到了成魚這種星斑消失,但成魚的體色會受環境的影響而有些變化,飼養在室內水簇箱中缺乏陽光的鹼性水體中的短蓋巨脂鯉體色較深、呈深灰至黑色,而放養在池塘中則是白身、銀鱗、黑尾、紅鰭,四色相配,魚種加上體表星斑,極為美觀。由於這種魚的體型、體色特點,因此是很好的觀賞魚。

請問這種魚叫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如圖     , 黃黝魚

   喜吃活食        學名

塘鱧科     eleotridae      黃黝魚屬    hypseleotris    魚類

下圖為   黃黝魚   hypseleotris swinhonis   ,俗稱  黃肚魚、黃麻嫩、**兒

數量較多,但是由於個體小,不具經濟價值。口斜裂,下頜稍長於上頜,兩頜均具細齒。眼徑大於眼間距。

體被櫛鱗。背鰭2個,彼此分離。胸鰭大,腹鰭胸位,左右分離。

尾鰭圓形。體色多為沙黃色,雜有縱向分布的黑色縱紋。

在中國,分布於黑龍江至珠江廣泛分布,主要生活於江河、湖泊、塘以及庫等緩流多水草處。

3樓:匿名使用者

蝦虎魚是蝦虎魚科各蝦虎魚種類的統稱。它們每一種都有符合各自特徵的名字,如 「侏儒蝦虎魚」、「尋常蝦虎魚」等。儘管它們看上去無一例外地傻頭傻腦,而且多數身材短小,僅有幾厘公尺長,但卻是魚類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種類達到2100多種。

蝦虎魚分布在除南極、北極外的世界各沿岸水域,特別是在熱帶和**帶水域,數量最多,一些種還能適應淡水生活。

蝦虎魚的乙個突出形態特點就是腹鰭並成一體,形成了乙個吸盤樣的結構。這種結構非常適應於潮間帶的環境,當大浪襲來的時候,能夠使蝦虎魚緊緊吸附在岩石或其他固定著的物體上不被沖走。

蝦虎魚的最大特徵是壽命短。澳大利亞大堡礁中生活著一種蝦虎魚,其壽命只有短短的59天!當然,這種魚長得也快,它們能在3個星期內長成成體,交配產卵後死去。

蝦虎魚的食性很雜,比它小的魚、蝦、蠕蟲及其他魚類的卵都是蝦虎魚的食物。

請問這種扁扁的魚叫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既非鰩魚,也非蝠鱝(雖然都屬於鰩形目,但嘴型、尾型有區別  )

魟科      dasyatidae        魟屬      dasyatis       軟骨魚類

下圖為   美洲魟    dasyatis americana ,

鰭扁平有鋒利轉角,呈菱形盤狀,表面短刺不規則分布。 腹鰭褶接細長尾部,背鰭褶缺失。體盤上表面灰色 、褐色或橄欖綠色,下腹主體白色,間雜泛白棕灰邊,幼魟體盤灰白色。

發達脊柱延伸至尾部,尾基有鋸齒形毒刺。眼睛位於頂部,沿「噴水孔」小開口對稱排列。在海床上用噴水孔吸水,水繞過腹下口腔從腮部開口離開。

雌性體盤寬達150釐公尺,對比之下,雄性寬僅67釐公尺。

主要分布於大西洋西北、西南和中西海域,北起美國紐澤西州經墨西哥灣北部,中間越過安的列斯群島一直延伸到巴西南部。

鱝科      myliobatidae           蝠鱝屬       mobula        軟骨魚類

俗稱     魔鬼魚、鬼鰩

體長可達8公尺,重達1噸以上,身體扁平,有強大的胸鰭,類似翅膀,在海洋中巡遊,胸鰭前有兩個薄、窄、似耳朵的突起,可以向口中收集食物,牙齒細小,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性情溫和。

前口蝠鱝屬     manta   , 又稱  鬼蝠屬

鰩科      rajidae    鰩屬      raja    軟骨魚類

下圖為   孔鰩  raja porosa  ,俗稱 老闆魚、勞闆魚、鏵子魚、鍋蓋魚

體盤略呈圓形或斜方形、一般體長30~50釐公尺。體盤寬度大幹長度,體重1000~5000克、尾平扁狹長,側豬發達、吻中長,吻端突出。幼體和雌體成體前緣稍波曲,吻稍突出;雄體成體前緣波曲很顯著,吻顯著突出。

尾較寬扁,側褶發達。眼小,橢圓形,吻長比眼徑大3.6~4.

4倍。噴水孔位於眼後。前鼻瓣寬大,伸達下頜外側,後鼻瓣前部作半環形突出於外側,形成一入水孔。

口中大,橫平;牙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雄體尖銳,雌體平滑。

5樓:乙隻愛流淚的納

蝙蝠魚, 鮟鱇目(lophiiformes) 蝙蝠魚科(ogcocephalidae)約60種暖水及溫帶海產魚類的統稱。成年體形可以達到八公尺,重量超過1.4噸,溫柔而優美,性情溫和和好奇。

喜歡在波浪中嬉戲,深得潛水愛好者的喜愛。它們分布在全球範圍內的熱帶以及溫帶海域中,馬來西亞附近的海域是「蝙蝠魚」的聚集點之一。

1、形態特徵

頜骨有齒,吻部尖銳突出,體盤三角形。下鰓蓋骨棘具有顯著之前向逆棘;體盤背腹兩面均稀釋地被覆若干骨狀瘤,下鰓蓋骨棘不具前向之逆棘;體盤密被骨狀瘤。d.

i,5;a.4;p.12;c.9。

體盤背腹兩面均密被骨質瘤。下鰓蓋棘不具任何前向之逆棘。臀鰭最後鰭條不達尾鰭基部。

體一致之粉紅色。 產於台灣省束港。 體盤呈三角形,甚平扁。

吻短而小於眼徑,但具長強吻棘。口小,前位;上下頜及舌上具絨毛狀齒,顎骨具齒。下鰓蓋骨棘突出,末端具小棘,但無前向棘。

背面密被顆粒狀骨質突起;腹面在腹鰭前方至**間,散具顆粒狀骨質小突起,且有細棘;體盤及尾部邊緣則具的分叉棘。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特化呈吻觸手,藏於吻部凹槽內;第二背鰭位於尾部,具軟條5;臀鰭位於**及尾鰭基部**,具軟條4;胸鰭中長,水平伸展;尾鰭略呈截形。 體背一致為淡褐色,小的個體在背側**具數個黑色環形斑,腹面白色。

 [1]

2、生存環境

蝙蝠魚的外形看起來非常嚇人,但實際上非常溫順,與黃貂魚或燕魟不同的是,蝙蝠魚沒有刺。它們以非常適合它們大口的浮游微生物為食。

使用胸鰭與 腹鰭行走,遇有危險或受驚嚇時,像 青蛙般跳動逃走。

3、分布情況

分布在熱帶或溫帶的淺海到深海區域。和鮟鱇不同的是,身上有很多刺,口小,頭頂的「釣竿」短而在口上面。生活在深海的蝙蝠魚的釣竿狀物尖端有發光的器官。

使用胸鰭與 腹鰭行走,遇有危險或受驚嚇時,像青蛙般跳動逃走。

為保護 珊瑚礁不被大規模繁殖的 海藻「窒息」致死,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對近30種吃海藻的魚類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蝙蝠魚能成功抑制對珊瑚礁危害很大的大型海藻團。

澳大利亞 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戴維·貝爾 伍德說,這一發現讓他們吃驚,因為原來被看好的是 鸚嘴魚等魚類,而比較少見的蝙蝠魚此前並不為人重視。

蝙蝠魚體態如薄餅,魚身呈白色並帶有褐色條紋。貝爾伍德說,與蝙蝠魚相比,也吃 海藻的鸚嘴魚和 刺尾魚就像是花園裡的除草機,但如果花園長期不照料就會長出一些樹,而蝙蝠魚就是鋸子,它能撲殺大型的海藻。對於該研究結論,澳大利亞也有專家認為,蝙蝠魚是能抑制海藻滋長的眾多魚類中的一種,只不過滅藻功能可能稍強一些而已,不足為怪。

4、科目

蝙蝠魚科(棘茄魚科)ogcocephalidae

5、特指物種

6、物種威脅

2023年2月27日,加沙海灘,數百條蝙蝠魚在海灘上擱淺。

7、漏油事件

2023年4月發生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漏油事件,不僅威脅到 海鳥、 生蠔養殖場、 濕地資源、漁業以及旅遊業,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更可能殃及到這些剛剛被發現、但還沒來得及被人類所認識的深海物種。

現今科學家還無法確認這次**洩漏事故對墨西哥灣、乃至墨西哥灣水域以外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有著怎樣的長期影響,但可以肯定,這3種還幾乎不為人知的蝙蝠魚就生存在這種脆弱而微妙的生態平衡中。一旦這種平衡被 **汙染打破,這些珍稀的物種就可能因此而滅絕。

由於生活在深海,這些蝙蝠魚似乎沒有受到海面漂浮的油汙和焦油團的影響,但 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科學家們在海底發現的絮狀油團卻可能給蝙蝠魚帶來致命的威脅。儘管 英國石油公司並不承認,但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隨後還是證實了這一發現。

6樓:放屁小小猴

蝠鱝(拼音為fú fèn),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一般體平扁,寬大於長,最寬可達8公尺,體重300千克,體盤呈菱形。

蝠鱝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帶海域的底層的軟骨魚類,但實際上蝠鱝是一種非常溫和的動物。它們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魚為食,經常在珊瑚礁附近巡遊覓食。

在英語中,蝠鱝被錯稱為"魔鬼魚",主要是其形狀嚇人。蝠鱝最具特色的乙個習性就是它那"凌空出世"般的飛躍絕技!經科學家觀察發現,蝠鱝在躍出海面前需要做一系列準備工作:

在海中以旋轉式的游姿上公升,接近海面的同時,轉速和游速不斷加快,直至躍出水面,時而還會伴以漂亮的空翻。最高時,它能跳1.5-2公尺高,落水時發出砰的一聲巨響,場面優美壯觀。

中國福建、浙江和黃海一帶可見某些種類的蹤影。因為它們有洄游的習慣,所以在乙個地方不會常年見到它們。每年6~7月在福建、浙江沿海,8~9月又到黃海。

10~11月再回到浙江沿海,12月到來年2~3月沿原來路線洄游南下。

這種魚叫什麼,請問這種魚叫什麼?

如圖 可食用但不宜多吃 應為毛齒魚科 trichodontidae 叉牙魚屬 arctoscopus 魚類 下圖為 日本叉牙魚 arctoscopus japonicus 俗稱 叉牙指魚 鱩魚 背側是褐色有斑紋,腹側又是銀白色。它的體長僅有15 20釐公尺,味道倒也鮮美。分布在日本海和北太平洋的海域...

這種魚叫什麼,請問這種魚叫什麼?

如圖 不宜分辨 應為 豆腐魚 棉花魚 學名 合齒魚科 synodontidae 龍頭魚屬 鐮齒魚屬 harpadon 魚類 下圖為 龍頭魚 harpadon nehereus 俗稱 印度鐮齒魚 蝦潺 龍頭鮳 狗母魚 細血 狗奶 狗肚魚 體長而側扁,一般體長15至26釐公尺 體重75至150克 眼很小...

請問這種魚叫什麼?體長大概,請問這種魚叫什麼?體長大概

如圖 應為copy 玉筋魚科 ammodytidae 玉筋魚屬 ammodytes 魚類bai 下圖為 太平du洋玉筋魚 ammodytes personatus 體細長,稍zhi扁,成魚長約10釐公尺,呈dao青灰色或乳白色,半透明,口大,有犬齒 背鰭長,無腹鰭。棲息於近海沙底,常潛伏於沙內。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