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古詩文有必要知人論世嗎,理解古詩詞要知人論世

2021-03-04 02:03:02 字數 6123 閱讀 3479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步: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是深入學習古詩詞的前提條件,有助於了解詩歌傳達的感情,有助於理解詩歌表現的意境,有助於更深層次分析詩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讀古詩詞的起點。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為詩人自我形象,或間接地、或多或少地帶有詩人的影子。在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應將知人論世作為解讀古詩詞的起點,以引導學生準確領悟和把握詩情詩境。

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利用工具書,讀準每乙個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二,利用學生現有的圖書資料或到學校圖書室借閱相關圖書資料了解相關寫作背景;第三,利用網路資源或向大人們詢問;第四,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的卡片資料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詞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第二步:激趣匯入

首先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學習慾望,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順利進行。古詩詞教學,激趣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巧妙使用,激發學生興趣,啟用其思維,就會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魅力無窮!筆者在多年來的古詩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古詩詞素養的方法。

一、揭題激趣法:引導學生找準題眼,弄清題目的意思。由學生介紹自己蒐集來的資料,「把話語權交給學生」,既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為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準備,效果會更佳,這樣的教學將為高效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激趣法:通過**創造場景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誘發思考,克服學習中的緊張、枯燥,而感到學習的樂趣。

三、講故事激趣法:在古詩教學中適當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或傳說,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故事或傳說,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易於在學生的心中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和感悟。

四、表演激趣法: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想方設法讓畫面「動」起來,「活」起來,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教師在教學時,可在疏通詞句之後,啟發引導學生想像詩中人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然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利用簡單的道具表演,教師最後加以點撥評價,效果頗佳。

第三步:初讀質疑

小學古詩詞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學每一首古詩詞都應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文,注意讀準每乙個字的字音。用同桌互讀、老師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抽查學生讀準字音沒有。這一環節,教師可相機適當範讀。

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這樣讀起來。因為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最直截的方法也是「薰習」而已。

同時在這個環節中,教給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培養合作精神。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後,再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多讓學生交流、評議。

整首詩重點字詞的理解到整首詩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出來的。而教師只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幫助學生總結出理解重點字詞的幾種方法:查字典、聯絡詩句、看課後註釋、看插圖、問別人……總之通過由學生質疑討論達到初步理解古詩詞之目的。

第四步:吟誦明理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要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蕩起「誦讀和感悟」的雙槳,盡情遨遊在詩海中,必將拾到許多美麗的珍珠。

一、學習詩歌,誦讀是關鍵,更是感悟的基礎。

二、在朗讀中體驗情感。

三、在情境中加深情感。

第五步:拓展延伸

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開啟課外閱讀的新視窗。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後,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在古典文學中,自己所知僅是蒼海一粟,從而激起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慾望。

在教學古詩文時應抓住時機適當延伸,拓展誦讀面,擴大儲存量。詩中有詩,詩外有詩,以詩帶詩,把相關的詩詞優化組合,既加深對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豐富拓展學習內容,這是經典古詩文教學的共同特色。所謂詩中有詩,並不是簡單的一篇帶多篇,以量多取勝。

而是在深入研讀文字,挖掘其意境、情感及語言特色的基礎上,蒐集、精選有關詩句、詩篇,有機地融合在學詩過程中,相互引證,相得益彰。

一、延伸同主題的作品

二、延伸同題材的作品

三、延伸同詩人的作品

四、拓寬題材

五、揮筆作畫,再現意境

理解古詩詞要知人論世

2樓:柯振宇

閱讀古詩詞莫忘知人論世

3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萬章下》裡看看唄

為什麼要學習古詩。有什麼用

4樓:天下的大路

學古詩是讓我們了解古人的思想,學習他們的高尚情操,也是我們一步步向上學習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的向上攀登,超越古人。

詩句的運用或優美或剛勁,有如畫的意境,會讓人在閱讀以及理解中彷彿身臨其境。規格整齊,平仄押韻,可以說是先人竭精,結晶之作,在古詩的學習過程中能讓人感覺到美,如沐春風。當然,在學校的學習中可能會因為要學而學,不能夠從自主角度出發,會產生逆反心理,不能不說是應試教育的遺憾。

現在很多學生都不太重視古詩詞的賞析解讀,認為考試也就幾分,不值得花那麼多時間。其實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當代學生更要學習、汲取古代智慧型,加強自身修養,達到「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內涵,擔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古詩詞鑑賞更是直接或間接培養乙個人的思想底蘊,因此成為語文科目中佔有的比重是比較大的,當然學習古詩詞鑑賞更要把握其核心的思維方法和訓練方式,循序漸進地學好古詩詞鑑賞。

為什麼要學習古詩詞呢?

中國是乙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文歷經了幾千年歲月淘洗流傳下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是華夏文明的核心,是傳統文化中的奇麗瑰寶。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蘊厚重,意存高遠,能夠感化人,啟發人,教育人,團結人。它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根,只有培根固本,民族之樹才能枝繁葉茂,勃發生機。

讓我們誦讀古詩文,從而認識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英,了解先輩的心境,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加強人文修養,陶冶我們的情操,增強民族自豪感,受到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中國人應「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型,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營養!

所謂人文素養是指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包括按照社會要求正確處理自已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及至個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文修養的最典型標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表現在之一是對他人的關懷,對人民的關愛,對民族疾苦的同情。

人文精神還體現在與自然的相處中。古詩詞中就有大量描寫自然景觀的詩詞,大量閱讀此類文章,讓他們體會大自然的博大,感受萬物的奧秘,頓悟人生的真諦。從而達到豐厚學生的人文素養,激發創造潛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誦讀古詩詞 可以培養記憶力,想像力,進而促使其智力的發展,而且可以培養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使終身受益。古詩平仄有序,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琅琅上口,悅耳動聽,多讀多誦能體味韻律美,**美。反覆誦讀,大膽想像,能領略意境美,繪畫美。

詩人或吟詠生情,或感物詠志,或借物言志,多吟多誦,體驗情感美,反覆誦讀體會中國古典詩詞博大精深,內涵深刻,意存高遠,不僅蘊含著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型美,更沉積著乙個偉大民族不變的精魂。

大量誦讀古詩文,積累著詩的語言,感受著詩的情懷,懂得古人惜墨成金,領悟詞句中比喻、誇張、對比的精妙之處,賞識能力得到提高,語言底氣就足了。有了底氣,才有靈氣,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思路更加開闊,想像力進一步增強,行文下筆輕鬆,語言流暢,直至形成言簡意賅的文風。

當然,古詩詞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們要批判地吸收,創造性地繼承,在成長過程中體驗詩意化的生活,迸發出澎湃的創造活力!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要不要帶孩子讀古詩?怎樣帶孩子讀古詩?現在連這也演變成了乙個有爭議的事。來聽聽錢穆怎麼說吧。

文 | 錢穆

我認為若講中國文化,講思想與哲學,有些處不如講文學更好些。在中國文學中已包括了儒道佛諸派思想,而且連作家的全人格都在裡邊了。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學問和性情,真實融入人生,然後在他作品裡,把他全部人生瑣細詳盡地寫出來。

這樣便使我們讀乙個作家的全集,等於讀一部傳記或**,或是一部活的電影或戲劇。他的一生,一幕幕地表現在詩裡。我們能這樣地讀他們的詩,才是最有趣味的。

文學對我們最親切,正是我們每人一生中的好朋友。正因文學背後,一定有乙個人。這個人可能是一佛家,或道家,或儒家。

西方人分心為智、情、意三項,西方哲學重在智,中國文學重在情與意。情當境而發,意則內涵成體。若讀詩只照著如《唐詩別裁》之類去讀,又愛看人家批語,這字好,這句好,這樣最多領略了些作詩的技巧,但永遠讀不到詩的最高境界去。

從前人作詩都是一字一字斟酌過。但我們更應知道,我們一定要先有了句中其餘六個字,這乙個字才用得到斟酌。而且我們又一定先要有了這一首詩的大體,才得有這一句。

這一句先定了,你才想到這一字該怎樣下。並不能一字一字積成句,一句一句積成詩。應該是這首詩先有了,而且是一首非寫不可的詩,那麼這首詩才是你心中之所欲言。

有了所欲言的,然後才有所謂言之工不工。

所以作詩,先要有作意。作意決定,這首詩就已有了十之六七了。作意則從心上來,所以最主要的還是先要決定你自己這個人,你的整個人格,你的內心修養,你的意志境界。

有了人,然後才能有所謂詩。因此我們講詩,則定要講到此詩中之情趣與意境。先要有了情趣意境才有詩。

我們學做文章,讀一家作品,也該從他筆墨去了解他胸襟。我們不必要想自己成個文學家,只要能在文學裡接觸到乙個較高的人生,接觸到乙個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比方說,我感到苦痛,可是有比我更苦痛的。

我遇到困難,可是有比我更困難的。我是這樣乙個性格,在詩裡也總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我哭,詩中已先代我哭了。

我笑,詩中已先代我笑了。讀詩是我們人生中一種無窮的安慰。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詩中有,讀到他的詩,我心就如跑進另一境界去。

我們不曾見的人,可以在詩中見。沒有處過的境,可以在詩中想象到。

中國文學之偉大,則是那境那人卻全是個真的。讀杜工部詩,他自己就是乙個真的人,沒有一句假話在裡面。這裡卻另生一問題,很值我們的注意。

中國大詩家寫詩多半從年輕時就寫起,一路寫到老,像杜工部、韓昌黎、蘇東坡都這樣。我曾說過,必得有此人,乃能有此詩。循此說下,必得是一完人,乃能有一完集。

而從來的大詩人,卻似乎一開始,便有此境界格局了。此即證中國古人天賦人性之說。故文學藝術皆出天才。

西方文學主要在通俗,得群眾之好。中國文學貴自抒己情,以待知者知,此亦其一異。故中國人學文學,實即是學做人一條徑直的大道。

中國古人曾說「詩言志」,此是說詩是講我們心裡東西的,若心裡齷齪,怎能作出乾淨的詩,心裡卑鄙,怎能作出光明的詩。所以學詩便會使人走上人生另一境界去。正因文學是人生最親切的東西,而中國文學又是最真實的人生寫照,所以學詩就成為學做人的一條徑直大道了。

文化定要從全部人生來講。乙個光明的時代來臨,必先從文學起。乙個衰敗的時代來臨,也必從文學起。

但我們只該喜歡文學就夠了,不必定要自己去做一文學家。不要空想必做一詩人,詩應是到了非寫不可時才該寫。若內心不覺有這要求,能讀人家詩就很夠。

我們不必每人自己要做乙個文學家,可是不能不懂文學,不通文學,那總是一大缺憾。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歷史,不懂哲學還更大。

再退一層言之,學文學也並不定是在做學問。只應說我們是在求消遣,把人生中間有些業餘時間和精神來放在那一面。我勸大家多把餘閒在文學方面去用心,尤其是中國詩。

我們能讀詩,是很有價值的。倘使我們有一年工夫,把杜工部詩手抄一百首,李太白詩一百首,陶淵明詩一共也不多,王維詩也不多,抄出個幾十首,常常讀。過了幾年拿這幾個人的詩再重抄一遍。

加進新的,替換舊的,我想就讀這四家詩也很夠了。不然的話,拿曾文正的《十八家詩鈔》來讀,也儘夠了。若是讀《全唐詩》,等於跑進乙個大會場,盡多人,但乙個都不認識,這有什麼意思,還不如找一兩個人談談心。

學作詩,要學他最高的意境。

職業不自由,在職業之外,我們定要能把心放到另一處,那麼可以減少很多不愉快。不愉快的心情減掉,事情就簡單了。對事不發生興趣,越痛苦,那麼越搞越壞。

倘使能把我們的心放到別處去,反而連這件事也做好了。這因為你的精神是愉快了。我想到中國的將來,總覺得我們每個人先要有個安身立命的所在。

有了精神力量,才能擔負重大的使命。這個精神力量在**?灌進新血,最好莫過於文學。

因此我希望諸位要了解中國文學的真精神,中國人拿人生加進文學裡,而這些人生則是有乙個很高的境界的。這個高境界,需要經過多少年修養。但這些大文學家,好像一開頭就是大文學家了,不曉得怎樣一開頭他的胸襟情趣會就與眾不同呀!

好在我們並不想自己做大文學家,只要欣賞得到便夠了。有人說這樣不是便會一無成就嗎?其實詩人心胸最高境界並不在時時自己想成就。

大人物,大事業,大詩人,大作家,都該有乙個**,我們且把它**處欣賞。自己心胸境界自會日進高明,當下即是一滿足,便何論成就與其他。讓我且舉《詩經》中兩句來作我此番講演之結束。

《詩經》說:「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不忮不求,不忌刻他人來表現自己,至少也應是乙個詩人的心胸吧!

如何引導學生體會古詩文意境,如何引導小學生體會古詩文的情感

章 蓮山課件 汪紅英古詩文鑑賞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它有其自身的規律性,別老想大面積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評價水平,我認為必須從平常的課堂教學入手,探求規律選好突破口,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賞析習慣和方法,對此,我總結出了 讀 品 聯 析 四字鑑賞法。讀 即通過讀詩文,整體感知,首先讓學生通讀形成乙個初步...

小學生學奧數真有必要嗎,小學生學奧數有必要嗎?

要不要學奧數,要看小孩的具體情況 有可能的話最好學學試試,可以開拓思維 並非一定要追求成績。但是如果學習困難就不要學了,現在的小孩本身壓力就大,不喜歡學習不要硬逼著他們做為難的事。學奧數有乙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利用小孩的好奇心,提高小孩對數學的興趣。但提高興趣的方法有很多,並非只有這一種。有時候我們...

你認為小學生有必要學奧數嗎,小學生學奧數真有必要嗎

把書本的基礎東西弄懂了,學點可以開發思維,不再死腦筋了 有好處,但是得找個好點的奧數老師,說實話,老師跟老師的區別大 了去了 可以學,雖然強迫孩子學習他們都不願意。但是,我一直給孩子灌輸一種理論,奧數就像是玩遊戲,剛開始乙個新課題的時候,你不了解它,這個遊戲你就不知道怎麼玩下去,等我們學習它,讀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