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面出現鬃眼怎樣解決

2021-03-03 22:11:52 字數 5219 閱讀 3793

1樓:匿名使用者

製品釉面呈現的小孔(或稱棕眼、針眼、豬毛孔)。

產生原因:

(1)原料含有機物、硫酸鹽、碳酸鹽類過多,泥料顆粒粗。

(2)塵土、炭粉、煤粉混入釉中。

(3)坯體在施釉前未清除表面的灰塵、油汙或坯粉。

(4)過濕的坯體上釉,上釉後即裝匣入窯,引起水份過多不能逸出。

(5)使用太乾、太熱、太濕的模具成型或澆注易犯毛孔。

(6)窯內水蒸汽多,通風不良,使碳素沉積形成開口小氣泡。

(7)燒成溫度未達到要求,保溫時間短促,釉面未充分熔融。

(8)釉的粘度太大,雖熔融,但流動性差。

(9)燒成時還原氣氛太重,時間過長,也會產生毛孔。

解決辦法:

(1)坯、釉料組成所用的粘土要經過淘洗和過篩,清除粗粒和有機物等雜質,要有充分的陳腐期。

(2)調整燒成溫度,降低高粘度,提高流動性。

(3)施釉前或裝坯前,要清除坯上灰塵。

(4)適當提高燒成溫度,縮短窯內溫差,使釉料充分熔融。

(5)過乾過熱的坯體不能上釉,溼坯不能進窯。

(6)在燒成氧化階段要充分氧化或加強通風。

宋鈞窯瓷器怎麼鑑定

2樓:珊珊和

典型器型:腰鼓、壺、罐、碗、盤、壇、注子、瓶等。

其次,是從胎體釉色上進行區分,主要表現為:胎質土黃,釉色以黑白為主色調,黑中隱藍,藍中泛白,藍黑白相間。

唐代鈞窯瓷器的整體工藝特點主要是:多為器皿型,實用為主。造型凝重簡練,莊重豐滿,在1250~1300℃一次燒成。

在黑、青和褐釉的基礎上施以含鐵、鈦成分的釉料,經高溫焙燒後泛出灰藍、乳白和暗黑等繁複的花色彩斑,有一定裝飾效果,釉層肥厚,常有釉淚、釉痕、釉淌等凹凸現象,造型豐潤圓滿,渾實莊重,凸顯恢弘和莊嚴。

宋代鈞窯瓷器的鑑別:在我國宋朝時期,鈞瓷的發展達到頂峰,集中在宋哲宗(1086-2023年)與宋徽宗(1101-2023年)時期,此時期的鈞瓷稱為「宋鈞」。

宋哲宗時期的鈞窯瓷器典型器型主要有:盤,碗,爐,盒,洗,盆,壺等日用瓷。

從胎體釉色上,主要有以下特點:胎體呈現:白褐、灰白、灰褐色;釉色呈現:天青,天藍,月白,色澤勻淨淡雅。

整體工藝特點:在花瓷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了銅紅釉的窯變機理,鈞瓷生產有了一定規模,民窯不斷湧現,藝人開始嶄露頭角。釉層較厚,釉質瑩潤,層次感強,釉質較細,呈乳濁狀。

宋徽宗時期的鈞窯瓷器典型器型主要有:花盆,盒奩,鼓釘洗,出戟尊等陳列瓷。在胎體釉色上發展較大,窯變色彩更加豐富,主要有:紅、藍、青三大類十餘種窯變色彩。

整體工藝特點:器施滿釉,刻有漢文數號一至十,由大至小。釉色光亮瑩潤,蔥青肥厚,胎質堅固,端莊規整,工藝規範,製作精細。官鈞施釉到圈足,圈足內刷有芝麻醬色釉,釉面可見蚯蚓走泥紋。

元代鈞窯瓷器的鑑別:元代是繼宋代鈞窯瓷器之後的延伸發展時期,除了元鈞外,開始出現以廣宜、景鈞等仿鈞。

元代鈞瓷主要器型有:盤、碗、碟、罐居多,少量執壺、枕、梅瓶、高足杯、三足爐等。

胎體釉色上主要表現為:天藍,月白居多,釉厚欠勻,釉面多鬃眼,釉汁流積如蠟淚。

整體工藝特點:造型和裝飾手法有鏤空、堆花等獨到之處,元鈞受粗獷豪放的游牧文化影響,造型普遍碩大粗獷,胎厚體重,因量大多偷工減料或粗製濫造,總體水平趨於衰退。胎質粗鬆,施釉一般不到底,圈足內外無釉,器體表面的紫紅窯變彩斑系人為塗抹而成,色彩暗淡,呆板,不及宋鈞窯變自然。

3樓:匿名使用者

鈞窯在河南省禹縣,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鈞瓷著稱於世,傳世不多,評價甚高,民間歷來有「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說法。它屬北方青瓷系統。創始於唐,興盛於北宋晚期,其**時代大約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即1101~2023年),以後歷代都有仿造。

它以釉具五色,艷麗絕倫而獨樹一幟。

鈞窯瓷特點

鈞窯瓷由於釉色的相互交融而產生的無數顏色不

一、形狀各異的窯變,是構成其區別於其他青瓷的一大特色。鈞窯釉色大體上分藍、紅兩類、具體的可呈現月白、天青、天藍、蔥翠青、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紅等。其中,藍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

藍色較淡的稱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都具有瑩光一般幽雅的藍色光澤。

鈞窯瓷的胎質雖不精細,甚至胎色泛灰,深色者幾乎呈褐色,但胎骨堅硬。釉色為多次施釉,釉層肥厚、平靜膩潤,並時有流淌現象,且釉面常有扭曲的蚯蚓走泥紋。當時,宮廷除燒造少量的碗、盤等日用生活器皿外,大多燒造御用瓷,器型規整嚴謹,比例協調合理,重心或多或少有下墜感。

總體來看,宋代鈞窯瓷器古樸典雅,規整大氣,釉層肥厚而平靜,窯變豐富而協調,猶若貴婦人般的雍容華貴。

鈞窯造假歷程

鈞窯瓷器的生產製作自元末以後漸次衰敗。明代萬曆年間,鈞瓷的「鈞」字因犯了神宗的名諱,窯場被官府封閉,此後鈞瓷生產一蹶不振,陷於瀕臨絕境的地步,尤其是鈞瓷燒製過程中自然窯變的奧秘更是技藝失傳,無人知曉。 直到清光緒五年(2023年),鈞瓷的燒製才開始有了初步成果,蘆氏兄弟燒製出了色彩單調的孔雀綠和碧藍相間的仿宋鈞「雨過天晴」器,此後又在「天晴」器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抹紅、飛紅等新工藝。

蘆氏仿宋代鈞瓷是近代最早、也是較為成功的仿作,其精品之作雖已達到了真假難分的程度,但還是有較為明顯的破綻:除缺少「蚯蚓走泥紋」外,窯變紅斑發暗,而且內外各半,自成片段,不及宋鈞自然。2023年,蘆氏第二代藝人蘆光東已成為一名優秀的鈞瓷工匠,燒製的鈞瓷精品與宋鈞相比,幾能亂真。

鈞窯瓷器仿製品的大量出現應該是近幾年來的事,由於鈞窯瓷器普遍不存在花紋裝飾,故其作偽者主要是偽造真品的釉色和造型。

4樓:匿名使用者

籽料不錯,瓷器貼

5樓:佳逸茶器

1、蚯蚓走泥紋

宋代鈞窯因為釉面較厚,煅燒時釉面翻滾,釉中所含金屬分子重量不同,有的浮在表面,有的沉在釉底,冷卻時釉面上下收縮溫度不一致,往往留下不規則的細線狀流動痕跡,被後人稱為「蚯蚓走泥紋」。宋代鈞窯瓷大多都有「蚯蚓走泥紋」,這是鑑定時比較重要的依據。

2、器型

宋鈞窯主要器型有:花盆、盆託、盤、碗、洗、爐、尊等。

3、紋飾

宋鈞窯以釉色美取勝,因此除了堆凸乳釘、弦紋以外,一般沒有其他紋飾。

4、釉色

宋代鈞窯瓷器的釉具有釉層凝厚,釉質乳濁, 釉層紋理深沉,釉面流動的特點,厚瑩的釉層泛出寶石般柔美的光澤。釉色主要有:月白釉、天藍釉、天青釉、玫瑰紫釉、丁香紫、葡萄紫釉、海棠紅。

5、釉的特徵

鈞瓷以釉色見長, 器表沒有任何人為的裝飾,但由於釉的活動方向和流紋長短不同,在釉面上形成「淚痕紋」、「兔絲紋」,特別是釉層在乾燥時或燒成初期發生乾裂,後來在高溫階段又被黏度較低的部分流人而填補裂縫所形成的「蚯蚓走泥紋」為典型。

6、胎體特徵

官鈞:宋代官鈞的胎是一種淺灰胎,很緻密。從胎體觀察,鈞瓷的原料選擇很嚴,因為從露胎的表面到胎心沒有雜質,沒有顆粒不均勻的現象,也沒有沙子。

原料的加工相當精細嚴格,在放大鏡下看到的是細密、均勻,沒有斷裂和大小不均勻的顆粒。捏練和陳腐均很到家,成型燒出的器物緻密程度通體一致, 沒有任何鼓泡、變形現象,也有紫口鐵足的特點。

民鈞:胎質相差較大,有的叩之可有金屬聲,有的則是聲音發糠,但總的傾向是胎質粗鬆。官鈞在施釉上一般及底足,較少露胎,而民鈞則露胎較多。

7、器底

宋鈞窯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醬色。鈞窯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數字銘文,並非所有鈞窯瓷器都有此銘文,這主要見於尊、盤、盆、奩和洗之上,其銘文在燒製以前刻上。

明宣德紅釉瓷器,無論是完整器還是殘器,都非常珍稀

6樓:昆吾刀鋒

我有一件宣德紅釉葵瓣形筆洗,口沿呈不規則白邊。近底紅釉粗鬃眼桔皮釉。底卻是土黃色細沙底。腹徑20

7樓:汝瓷筆洗

宣德時期的三釉瓷器紅、藍、白其價值非常高,尤其是紅釉瓷器,由於製作非常困難,所以**很高,存世量很少,一件真品極為珍貴。你說的非常對。謝謝

青花瓷怎麼鑑別真偽?

8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從器型、紋飾和釉面方面來鑑別青花瓷器。

1、青花瓷器型:

青花瓷的器型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需求而變化的,是斷代的重要依據。有些器型通過傳承演變具有前朝遺風,例如:梅瓶、玉壺春、蒜頭瓶等宋代就流行,蒜頭壺青銅酒器從戰國時就已經出現。

元代青花瓷的器型種類很多,絕大多數是生活實用器,有部分是祭供專用器,少量為裝飾器。

宋無大器,相比之下元代瓷器瓷胎厚重、型大、雄渾。但也有超出想象精製到薄如蛋殼,光照見影的小碗等。由於古代製瓷是師徒授受,代代相傳,注重器型的審美,因而比例諧調、圓潤流暢,有精、氣、神。

贗品青花瓷器型表現:整體感覺不諧調、不規矩、僵硬、缺少匠氣、甚至有些不倫不類。溜肩不圓潤、鼓腹不流線,帶蓋的器物吻合不好,間隙過大。

罐上裝飾的獸頭死氣不兇猛,瓶的象耳、壺上的鳳首流都做的沒有活氣。

2、青花瓷器紋飾:

元代青花瓷的紋飾較為繁密,最多可達十層左右,龍紋的特點與歷代有明顯區別,表現霸氣、張揚、瞪眼張嘴、肌腱發達、龍爪似刀、蔑視一切。

贗品青花瓷器的紋飾表現:大多數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繪,但由於是仿畫,必然拘謹,顯得生硬、呆板。動物不生動,人物不傳神,有些留白過大,花葉鬆散不緊湊,葉也不是自然的葫蘆狀,海濤紋也多數走形。

器型、紋飾同是斷代的重要依據,不同時期有當時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徵,如果現代畫匠在紋飾上有發揮創作,就與真品不相符合,暴露是贗品。古人是子孫數代傳承家藝,底蘊深厚,妙筆生花、可謂出神入化。而贗品的紋飾單純從情節、畫片意義上講只能說相象,但缺少真器的內涵,沒有底蘊。

3、青花瓷器釉面:

如果說把一件青花瓷器比做人,胎是人的骨架,釉面就好似人的**,白細光滑的**世人都喜歡。元代青花瓷的釉面一部分泛青色、多為卵白色,積釉處呈水綠色。部分釉汁中加了釉果,所以有肥厚凝重的特點,有些器物表面有輕微橘皮釉和縮釉現象。

**以前的傳世古瓷器釉面,巨集**去都有沉穩、老舊、釉厚的有玉質感,上手柔和。微**留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磨痕,稜角、凸起部分會有歷史的烙印。再珍貴的器物,只要常欣賞把玩,定會留下時間的記憶。

贗品青花瓷器的釉面表現:元代青花瓷器的仿品由於是新作,釉面火光還沒散去,觀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沒有真品那種穩重、老舊感。釉色有的偏白,積釉處太綠,整體釉面沒有自然使用痕跡。

現代窯爐條件好,沒有過去因窯漏風,導致釉面出現縮釉的暇疵。

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縮釉 (也稱鬃眼)是人為扎的眼,很不自然。有些贗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塊偽浸,有的釉面粘上很多類似出海的浮物仿海撈瓷。現在仿品多用電、氣燒窯,氣泡相對均勻,沒有層次感。

有些仿品在口沿上人為製造老舊暴釉現象,但漏釉處,可見釉層稀薄的現代工藝。

青花瓷:

假青花瓷:

陶瓷釉註冊商標屬於哪一類,玻璃陶瓷釉註冊商標屬於哪一類?

陶瓷釉屬於商標分類第1類0104群組 經路標網統計,註冊 陶瓷釉的商標達3232件。註冊時怎樣選擇其他小項類 1.選擇註冊 工業用粘合劑,群組號 0115 類別的商標有1256件,註冊佔比率達38.86 2.選擇註冊 瓷土,群組號 0104 類別的商標有871件,註冊佔比率達26.95 3.選擇註冊...

什麼是陶瓷內牆釉面磚 怎麼區別瓷磚釉面

釉面磚是裝修中最常見的磚種,由於色彩圖案豐富,而且防汙能力強,因此被廣泛使用於牆面和地面裝修。釉面磚就是磚的表面經過燒釉處理的磚,根據光澤的不同分釉面磚和啞光釉面磚。根據原材料的不同分為 陶質釉面磚,由陶土燒製而成,吸水率較高,一般強度相對較低,主要特徵是背面為紅色 瓷質釉面磚,由瓷土燒製而成,吸水...

全瓷釉面磚的特點用途和規格有哪些?

釉面磚,顧名思義,就是表面用釉料一起燒製而層的,主體又分陶土和瓷土兩種,陶土燒製出來的背面呈紅色,叫磁磚,瓷土燒製的背面呈灰白色,叫瓷磚,通常瓷土燒製出來的效果好,所以好的磚都叫瓷磚而非磁磚。目前的家庭裝修約80 的購買者選此磚為地面裝飾材料。優點,釉面磚表面可以做各種圖案和花紋,比拋光轉色彩和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