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杜甫傳有感2019字作文,讀杜甫傳有感2000字作文

2021-03-03 22:07:28 字數 5591 閱讀 8870

1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傳讀後感

1.杜甫字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華農業文明發展的頂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

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業文明由盛轉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的兩側:

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頭是仰著的,看到的是無窮盡的藍天,悠悠的白雲和翱翔的雄鷹,因而心胸開闊,歌聲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頭是低著的,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得陰暗,因而憂心忡忡,割聲悽苦。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標誌,盛唐過去以後,他就凝固成一座無法攀登的危峰,使後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轉入中唐的代表,他從忠君愛國的立場出發,痛斥禍亂,關心人民,因而隨著封建秩序的日益強化,他成了後代詩人學習的楷模,成了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詩人。

由於影響大,儲存下來的有關他的古蹟也就特別多。他出生在河南鞏縣,在這裡度過青少年時期,於是這裡有杜甫的故里紀念館。三十五歲左右他到過長安謀求官職,曾「朝叩富兒門,幕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出潛杯心」(《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而一無所獲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幾年,陝西長安縣於是有紀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避難,路過甘肅成縣時,曾停留一段時間,於是這裡也有一座紀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將進四年,這裡紀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規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歲時他離開四川,經湖北轉入湖南,兩年後死在這裡,於是湖南平江縣這裡有紀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詩名並不大,跟無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時韋編選的《才調集》,選唐詩一千首,裡面連杜甫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在當時,杜甫還談不上什麼知名度。

到封建秩序開始強化的宋代他才變的詩名赫赫,到明、清時期,他才被尊為是聖。

2.杜甫詩充分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尖銳對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這千古不朽的詩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銘記。「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這是杜甫對祖國無比熱愛的充分展示,這一點使他的詩具有很高的人民性。

杜甫的這種愛國熱枕,在《春望》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現得非常充沛。而在《三吏》、《三別》中,對廣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愛國精神的歌頌,更把他那顆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展現在讀者面前。出自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統治階級奢侈荒淫的面目和禍國殃民的罪行,必然懷有強烈的憎恨。

這一點在不朽的名篇《兵車行》、《麗人行》中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乙個偉大愛國者的憂國憂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現。杜甫的一些詠物、寫景的詩,甚至那些有關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詩中,也無不滲透著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厚感情。

總之,杜甫的詩是唐帝國由盛轉衰的藝術記錄。杜甫以積極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實、深刻地反映了極為廣泛的社會現實,無論在怎樣一種險惡的形勢下,他都沒有失去信心,在我國悠久的文學史上,杜甫詩歌的認識作用、借鑑作用、教育作用和審美作用都是難以企及的。

參考參考吧,採納

讀杜甫傳有感的作文 600子左右

2樓:匿名使用者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江漢》中這兩句詩是對於杜甫一生最好的寫照:獨立於茫茫宇宙之間,詩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獨和無力,但我們卻能從中看出詩聖杜甫博大的胸懷以及對世事不能如願的惋惜。

杜甫,這樣乙個現實主義詩人,讓我們銘記於心的緣由何在?

以前讀人物傳記,總覺得書寫得單調,不能引發讀者深刻的興趣。但我得否認讀完《杜甫傳》有這樣的感受,他是乙個詩人,出生於大唐開元盛世,而自中晚唐開始,唐由安史之亂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實地記錄了安史之亂前後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讀杜甫的一生,是讀乙個偉人的傳記,是讀一段令人心痛的歷史,亦是一場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開元時,他幾乎遊遍祖國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巔發出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壯志,年壯時也同盛唐文人一般應試求取功名。後來,他困守長安達十年之久,這是他一生中最難堪回首的歲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長安淪陷。

不幸的是,憂國憂民的杜甫被叛軍所俘,因他不肯為叛軍賣命,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乙個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幫助下從牢中逃了出來,他幾乎是歷盡艱辛,才逃到鳳翔。然而「福不雙至,禍不單行」,五月拜左拾遺,因上書營救好朋友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貶於四川。

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節度使嚴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乙個破舊的草堂裡,曾經一度在嚴武的幕下任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等職,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杜工部。

他長期沉淪於下層,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抱負。他親身體驗了安史之亂之時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以及親人的悲歡離合,他把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詩中,杜甫最為著名描寫民間疾苦的作品,人們耳熟能詳的是「三吏」、「三別」,他對自己貧困潦倒的哀嘆和對國家的深刻思考結合在一起。

暫且不說杜詩之精粹,我認為杜甫能夠深深打動我的就是他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善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道出了多少人的希冀,更能令人震動的是「嗚呼!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為了天下人的安定幸福,他甘願以一己之身擔起所有的苦難。他這樣博大的胸懷以及寧苦己身而利國利民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尊重,不值得我們學習麼?

杜甫並不完全是嚴肅的,他也有風趣的一面。絕句漫興九首中對於惜春之情,反用惱春、怨春的口氣道來,別有特色。更難的可貴的是,杜甫善於發現賢才,我想其若是知曉自己仍能為國效力,也當是會「白發生黑絲」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聖人之心,無愧於獨立天地之間的詩聖之稱。

讀完《杜甫傳》,深深地感動,在因雨而顯得略微清冷的天氣裡,心依舊有一股暖流湧動……

誰幫我寫一篇關於讀杜甫傳有感的作文。500字左右,別太多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杜甫《登樓》 公元712年正月,春天的綠色腳步,緩緩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黃河南岸鞏縣城東的瑤灣村,乙個新的生命伴隨哭聲而降臨。他就是杜甫。

談及杜甫,一首首愛國詩歌無疑成為了他最好的代名詞。可是才華橫溢的背後卻埋藏著許多辛酸的故事 。 公元747年,唐玄宗舉行了一次特考,下詔徵集天下凡對文學藝術有一技之長的人,杜甫以為展示才華的機會到了,高興地去應考了,然而,宰相李林甫卻不喜歡新進人物,他怕有才能的人進入朝廷,於是叮囑主考官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試題,結果沒有乙個人能考上,這下可把杜甫害苦了,把他多年的幻想破滅了,給了杜甫乙個沉重的打擊。

杜甫為了維持生活,開始給一些達官貴人寫信,希望得到他們的賞識舉薦,可是,他得到的卻是冷水和白眼,杜甫還是沒有放棄,為了述說自己的抱負,他寫了一篇《三大禮賦》給唐玄宗看,唐玄宗看了很滿意,就要宰相李林甫再一次對他進行考試,然而李林甫還是象以前一樣,沒給杜甫這個機會。杜甫又寫唐玄宗獻上了兩篇賦,才得到了乙個地位很低的職務,這時,他已經四十四歲了。 作者筆下陳述的杜甫是我萬分敬佩。

他的文采固然是其中之一,但我最欣賞的是他的自信。杜甫的仕途是很坎坷的,但他從來不會因為失敗的打擊而否認自己的才華。他自始至終都堅持著,堅持著對國家的期望,堅持著對夢想的追求。

如果說「詩仙」李白的作品能讓人沉浸於詩歌浪漫的美境,那麼「詩聖」杜甫的筆墨卻是讓我們體味到詩的「真」——將自己的心寄予詩中的美麗。當看到杜甫是那麼努力地追求夢想,是那麼地堅信自己能行,我的心就會不停地問自己:你自信嗎?

我的回答是猶豫的。因為自認為充滿信心的我在讀到杜甫的那種信心後怯懦了,與之相比,我的自信似乎太過隨便,以至於忘了自信的根本動力——夢的追求。我想,這種領悟是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詩人教會我的。

固然自信,杜甫卻逃不了命運的捉弄。困苦的生活和家人的逝世也使杜甫獲得了體驗社會的機會。他發現了統治的黑暗,他盼望著光明的甦醒。

於是,他創作了一首首愛國詩歌,用詩反對黑暗;用詩體恤民情;用詩報效國家。 乙個愛國的詩人不足為奇,但杜甫確實值得傳頌,是他面對痛苦有著挫而不妥的頑強意志和堅強不屈的生活態度成就了他,是他的自信成就了他。 《杜甫傳》給我的啟發很大,它使我更加地熱愛我的祖國,同時也熱愛著我自己。

生活不管有多麼艱苦,都有他的美。杜甫是最好的標榜。 或許貝多芬,愛迪生都會讓我們感動,但我在杜甫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別樣的光輝,一種愛國詩人都擁有卻又有著微妙詫異的「真情」。

我讀了本好書,確實如此。

4樓:匿名使用者

你也太lazy了吧!!

觀《杜甫經歷》後感800字作文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有句古話:「自古寒門出賢士.」在戲劇舞台上,我們見多了呂蒙正、鄒應龍這樣少年孤貧而終成大器的人.因為讀書讀的好,為人正派,他們總

能得到美貌而富有的千金小姐的眷顧,而終究又金榜提名,在連撿塊抹布都要用蘭花指的極精緻化的舞台上,你看不到飢餓、貧窮的可怕,而每讀到杜甫的作品,我

總是感到困頓兩個字像乙隻無形的手緊緊的扼住杜甫的咽喉.

不管是作家還是詩人,他們都是用兩條腿走路的:一是生活,另一條是對生活的思考.「走進杜甫,猶如走進一座大山」,每當隔一段時間再讀杜甫的詩,少了崇拜的熱情,多了幾分冷靜;少了熱血沸騰,多了一分莫名的悲哀.

紅燒是一道雜文,涮火鍋恰如隨筆,爛燉的大鍋中當然是長篇**.那麼清炒是一盤詩.杜甫的詩猶如在烈火中,在灼熱的炊具中翻來覆去,清清淡淡.

正因為如此,才使杜甫的軀體乃至整個心靈都細膩起來:他想到的不只是自己,更多的是百姓.

面對這樣乙個勇士,我在也不能說什麼了,我不想高唱他是多麼偉大,多麼的憂國憂民.因為這樣一哄而上,讀了會讓人很煩膩.文學創造上的雷同與平庸,也是一種資源危機.

然而他還是死了,死在了那個跟他的生命與信念一脈相承的時代.那個寒門賢士注定飽受煎熬的時代,這個未仍將從他的筆下汲取奮進的力量,這也可以慰藉作家苦難的心靈.也許這就是他最終極的人生,儘管不算圓滿.

簡評 本文堪稱短小精悍,文中精品.筆鋒犀利而不失雅麗嫻靜,格調哀婉亦不失清麗.作者用她精煉的語言,完美的修辭,展示給我們她心中的杜甫是一座大山,一曲悲歌.

馬學迪品讀屋簷下的彷徨者

46級文科實驗班 商曉萌

有句佛語說: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說從另乙個角度有時可以辦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樣,當我們虔誠地拜讀杜甫的詩作時,乙個鮮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動的躍出於面前.

杜甫不同於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乙個壓抑的屋簷下.揹負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沉重責任感,杜甫凝視著流血流淚的大地,忠實的描述著時代的面貌和人民內心的悲苦.

杜甫的詩猶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歷史的一面鏡子折射著他不同時期的真實景觀和社會生活矛盾.又如乙個歷史寶庫,包含著渾涵汪洋、千匯萬狀的豐富內容.「國破山

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的憂過憂民的深衷和「為人性僻耽佳句,語個驚人死不休」的鴻鵠壯志,形成了他沉鬱頓挫的獨特格調和精益求

精的詩藝,也鑄就了這位彷徨者無數鏗鏘凝練膾炙人口的絕妙好辭.於是他便成了詩中的聖人.

他的詩便是他的情感發洩,發洩他對現實的不滿而又無可為的無可奈何.讀他的詩,儼然在接受清除心靈汙垢的洗禮,高檔格調的文辭、深刻壓抑的真實的真實感情在讀者的心中蕩起一圈圈漣漪.於是人們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彎月的寧靜,也想起了杜甫經歷了乙個什麼樣的時代.

血雨腥風、橫屍遍野、國將不國的的殘酷現實和他忠效國家,利國利民的凌雲壯志南轅北轍相去甚遠.眼巴巴的望著望著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無可奈何的撫摸著早已裂

碎的心,輕攏一下瘋狂纏住眼的髮絲,他在彷徨,也許在痙攣,他意識自己到在退卻,但他已經沒有勇氣像魯迅那樣去吶喊,於是他只能記自己的見聞和感受,留給

後人一篇篇「詩史」.

杜甫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艱難的提純,直公升乙個令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境界.在「敢辭茅葦漏」時,卻能「已喜禾黍高」,在「籲嗟乎蒼生,稼牆不可救」時,要「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貫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幾人歟?

於是人們便同情起杜甫灰色黯淡的人生.在此,我只想引用一句「志人幽士莫怨嗟,古來才大難為用」.

志比天高,才高八斗的杜甫生在現在也許好些罷.

讀《拔蘿蔔》有感作文,讀《拔蘿蔔》有感800字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我讀了一片童話故事 拔蘿蔔 這篇童話對我啟發很大,我就來給大家說說吧。這篇童話講了一位老爺爺種下了一顆蘿蔔,他每天都盼望著蘿蔔長大。這一天,蘿蔔終於長得像屋子一樣大了,老爺爺就叫來老奶奶一起拔蘿蔔。兩個人怎麼可能拔出這麼巨大的蘿蔔呢,於是,老奶奶又叫來了小孫女。可是,儘管三個人也拔不出...

讀《荷葉母親有感》作文,讀《荷葉母親有感》150字作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含義 不要忘記人最初的時候那顆本心,即人之初那一顆與生俱來的善良 真誠 無邪 進取 寬容 博愛之心。多應用在事業 生活 愛情等方面,以提醒人們去懂得感恩,去看清人生與自身。華嚴經 裡有四個字 不忘初心 被很多人用作座右銘。我們每乙個人不管是讀書或是工作,都有乙個志願,都有乙個最初...

讀《西遊記》有感,作文,讀《西遊記》有感,300字作文

一提到 西遊記 大家肯定能將其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 西遊記 愛不釋手,道一杯香茗,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情節給吸引住了。讀了 西遊記 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