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與桂枝在功效與應用方面的異同

2021-03-03 20:48:04 字數 5563 閱讀 8024

1樓:匿名使用者

二藥均為性味辛溫

。 能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治風寒表實證,水腫有風寒表證者 。 麻黃尚有微苦味。

①發汗力較強,只宜於風寒表實證。②辛而微苦,善於宣肺平喘,治風寒喘咳證,又配清肺藥治風熱喘咳,配溫肺化飲藥治寒飲喘咳。桂枝尚有甘味,辛甘溫煦。

①發汗力不及麻黃,配芍藥可治風寒表虛證,②溫陽利水:治膀胱氣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腫,陽氣不行,水濕內停之痰飲,③溫經通陽:治胸陽閉阻或胸陽不足之胸痺,心悸、脈結或代,風寒濕痺,寒凝瘀滯之經閉,痛經,症瘕.

題目:比較麻黃與桂枝功效及應用的異同? 怎樣做,那個是應用?

2樓:匿名使用者

麻黃主要是溫裡、發汗;桂枝主要是溫通經絡解肌,發汗作用很小,二者配伍解肌發汗作用大增,麻黃助桂枝溫通經絡,桂枝助麻黃發汗。

簡述麻黃與桂枝功效與主治的異同點。

3樓:午龍

同是發汗解表藥,無汗體徵用麻黃,有汗體徵用桂枝。

比較麻黃湯與桂枝湯在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異同

4樓:匿名使用者

1:麻黃9克,桂枝9克,杏仁6克,灸甘草3克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外感風寒表實證

2:桂枝9克,芍藥9克,灸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3枚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外感風寒表虛症

5樓:匿名使用者

桂枝湯和麻黃湯的比較

麻黃湯,依中醫教科書《方劑學》的記載,其功用是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證見惡寒發熱,頭疼身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據《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  三

五、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9g) 桂枝二兩(去皮6g) 甘草一兩(炙3g)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6g)上四味,以水九公升,先煮麻黃,減二公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公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

餘如桂枝法將息。  三

六、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三七、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與桂枝湯比較,一治表虛證,一治表實證。有汗無汗是乙個重要的鑑別標誌。林憶曰:

「仲景本論,太陽中風自汗用桂枝,傷寒無汗用麻黃」。有汗無汗是表虛表實的區別,仲景曰「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發熱自汗出,而不癒者,此衛氣不和也。

「汗不能出是衛氣被遏,榮氣鬱滯,腠理閉塞,經脈不通。麻黃、桂同相配,一發衛氣之鬱以開腠理,一透營分之鬱以和營衛,君臣合力,增強了發汗解表之功,是麻黃湯的主要特點。麻黃湯是發汗重劑,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脈浮緊是診治要點。

若誤用之,發汗過多則亡陽。若亡陽,仲景用四逆湯救之(附子乾薑乾草),甚則用回陽救逆湯。麻黃湯中用麻三桂二,以麻黃為君桂枝為臣。

若單用麻黃發汗,只能解衛氣之閉鬱,所以又用能夠調和榮衛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臣,解肌發表溫經散寒,既增強發汗之力,又調和榮衛。

杏仁有宣肺平喘之功,炙甘草能緩麻桂峻烈之性。麻黃湯的用法,基本上和桂枝湯相同,這是不需要服藥後喝熱粥。「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

餘如桂枝法將息。」發汗均需「取微似汗「而不可大汗。麻黃湯和桂枝湯一樣是汗法的基本方,由此可衍生出許多有名的壓迫發汗的方劑,在下節中我們來考察這一點

麻黃與桂枝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6樓:廈門沃鴻資訊科技****

1. 桂枝與麻黃雖都能發汗,但麻黃辛苦開洩,能開腠理而透毛竅,發汗作用較強,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腫;桂枝辛甘溫熙,主要功能是溫通經脈,能通達陽氣而解表,發汗的作用較為緩弱。故治風寒表症,風寒無汗,常與麻黃配伍,以增強它發汗的作用;而治風寒表症、自汗惡風則不用麻黃,多配芍藥同用,以協調營衛、發表寒。

2. 桂枝性溫助熱,如應用不當則有傷陰、動血之虞,故在溫熱病、陰虛火旺及出血症時,不宜應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麻黃[**]

麻黃科(ephedraceae)草麻黃 ephedra sinica stapf、 木賊麻黃e.equisetina bunge、中麻黃e.intermedia schrend et c.

a.mey.的乾燥草質莖。

秋季採割綠色草質莖,曬乾。

[產地分布]

主產於內蒙古、吉林、遼寧、河北、山西、河南、陝西等省區。

[藥材特徵]

草麻黃:呈細長圓柱形,少分枝,直徑1—2mm,有的帶少量質莖。表面淡綠至黃綠色,有細的縱稜線,觸之微有粗糙感。

節明顯,節間長2~6cm,節上有膜質鱗葉,鱗葉2,稀3,銳三角形,長3~4mm,先端反曲,基部常連合成筒狀。質較脆,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出,斷面略呈纖維性,周邊綠黃色,髓部紅棕色,近圓形。氣微香,味微苦澀。

木賊麻黃:小枝多分枝,直徑1~1.5mm,稜線13~14條;節間長1~3cm;膜質鱗葉2,稀3,上部約四分之一分離,呈短三角形,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至棕黑色。

中麻黃:小枝多分枝,直徑1.5~3mm,稜線18~28條,節間長2~6cm;膜質鱗葉3,稀2,長2~3mm,上部約三分之一分離,先端銳尖。斷面髓部呈三角狀圓形。

[主要化學成分]

草麻黃:含生物鹼1.315%,主要為左旋麻黃鹼(l-ephedrine, c10h15on),佔生物鹼總量的80~85%。

其次為右旋偽麻黃鹼(d-pseudoephedrine, c10h15on)。尚含微量左旋甲基麻黃鹼(l-n-methyl-ephedrine)、右旋甲基麻黃鹼(d-n-methyl- pseudoephedrine)、左旋去甲基麻黃鹼(l-nor-ephedine)、右旋去甲基偽麻黃鹼(d-nor-pseudoephedrine)等;還含揮發性的苄甲胺(benzyl-methylamine)、兒茶酚、鞣質以及少量揮發油,油中含l-a-萜品醇(l-a-terpined)。此外,尚分離出2種平喘有效成分,即2,3,5,6-四甲基吡嗪(2,3,5,6-tetramethylpyrazine)和l-a-萜品稀醇(l-a-terpineol)。

前者還有降壓、擴張血管作用。

木賊麻黃:含生物鹼量最高,約1.02~3.33%,其中麻黃鹼佔55~75%,右旋偽麻黃鹼佔25~45%。尚含甲基麻黃鹼等。

中麻黃:生物鹼含量最低,約0.25~0.89%。

[功效主治]

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蜜炙麻黃潤肺止咳,多用於表症已解,氣喘咳嗽。2~9g

海關編碼有:

麻黃提取物 29394900

麻黃提取物製劑 30049090

藥物名稱: 桂枝

藥物別名: 玉桂、牡桂、菌桂、筒桂

英文名稱: guizhi

說 明: 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用作用: 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

1.用於風寒感冒。本品辛甘溫煦,甘溫通陽扶衛,故有助衛實表,發汗解肌,外散風寒之功。如治風寒表實無汗者,常配麻黃同用,以開宣肺氣,發散風寒,如麻黃湯,若治表虛有汗者,當與白芍同用,以調和營衛,發汗解肌,如桂枝湯。

2.用於寒凝血滯諸痛證。本品有溫通經脈,散寒止痛之效。如胸陽不振,心脈瘀阻,胸痺心痛,常與枳實、 白同用,如枳實白桂枝湯;若中焦虛寒,脘腹冷痛,每與白芍、飴糖同用,如小建中湯;若血寒瘀阻,經閉腹痛,多與當歸、吳茱萸同用,如溫經湯,若風寒濕痺,肩臂 疼痛,可與附子同用,如桂枝附子湯。

3.用於痰飲、蓄水證。本品甘溫,助陽化氣,以行水濕痰飲之邪。如脾陽不運,痰飲眩悸者,常與茯苓、白朮同用,如苓桂朮甘湯;若膀胱氣化不行,水腫小便不利者,每與豬苓、澤 瀉等同用,如五苓散。

4.用於心悸。本品辛甘性溫,能溫心陽,通血脈,止悸動。如心陽不振,不能直通血脈,見心悸動、脈結代者,每與甘草、黨參、麥冬同用,如炙甘草湯。

此外,若陰寒內盛,引動下焦衝氣,上凌心胸所致奔豚者,常重用本品,如桂枝加桂湯。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注意事項: 本品辛溫助熱,容易傷陰動血,凡外感熱病、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證,均 當忌用。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比較麻黃與桂枝的性味、功效、主治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7樓:岜根草

麻黃:性溫。味,辛微苦。功效:發汗解表,平喘,利水。

桂枝:性溫。味,辛甘。功效:散寒解表,溫經止痛苦,溫陽化氣。

主治的共同點是:二者都可用與表證。不同點是:麻黃用與表實,桂枝用與表虛。

8樓:匿名使用者

二者均屬於發散風寒藥,有解表散 功,**風寒表證,不同點在於麻黃能還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桂枝還能溫陽化氣。

麻黃湯與桂枝湯在組方及應用中有何異同

9樓:匿名使用者

麻黃湯症:惡寒發熱身痛鼻塞無汗,脈浮緊。桂枝湯症:惡風發熱有汗脈浮緩。乙個惡風乙個惡寒,乙個有汗乙個無汗,乙個脈緊乙個脈緩。

10樓:尋絲微孛彩

麻黃湯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風寒表實證

桂枝湯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風寒表虛證

麻黃和桂枝的區別

11樓:匿名使用者

一、花果期不同

1、麻黃:花期5-6月,種子8-9月成熟。

2、桂枝:花期6~8月,果期10~12月。

二、外形特徵不同

1、麻黃:草本狀灌木,高20-40釐公尺;木質莖短或成匍匐狀,小枝直伸或微曲,表面細縱槽紋常不明顯,節間長2.5-5.

5釐公尺,多為3-4釐公尺,徑約2公釐。葉2裂,鞘佔全長1/3-2/3,裂片銳三角形,先端急尖。

2、桂枝:一年生枝條圓柱形,頂芽芽鱗寬卵形,綠色的葉子互生,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花白色,長約4.5mm;果橢圓形,成熟時黑紫色,**。

三、分布不同

1、麻黃:分布於遼寧、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西北部及陝西等省區。

2、桂枝:分布於福建、台灣、海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12樓:閒暇

麻黃和桂枝同屬發散風寒藥,但麻黃重在發汗,用於風寒外束表實證,即發熱惡寒頭項痛,無汗。而桂枝呢,發表解肌,調和營衛,用於風寒表虛證,有汗出。

13樓:愛笑的夢溪

麻黃與桂枝發汗作用強,主治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證。麻黃又有良好的平喘作用,廣泛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喘咳,因能發汗解表,尤宜外感風寒所引起的咳喘。其利尿消腫,又常用水腫兼表證。

桂枝發汗弱於麻黃,配伍白芍主治外感風寒,營衛不調有汗者。溫經通脈,治內科、**寒凝經脈引起的各種疼痛。助陽化氣,治脾腎陽虛引起的痰飲、水腫等。

14樓:董音廣子珍

麻黃:風寒表實無汗證,

桂枝:風寒表虛有汗證。

桂枝 麻黃 有何異同(藥用)

15樓:用藥如用兵

1. 桂枝與麻黃雖都能發汗,但麻黃辛苦開洩,能開腠理而透毛竅,發汗作用較強,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腫;桂枝辛甘溫熙,主要功能是溫通經脈,能通達陽氣而解表,發汗的作用較為緩弱。故治風寒表症,風寒無汗,常與麻黃配伍,以增強它發汗的作用;而治風寒表症、自汗惡風則不用麻黃,多配芍藥同用,以協調營衛、發表寒。

2. 桂枝性溫助熱,如應用不當則有傷陰、動血之虞,故在溫熱病、陰虛火旺及出血症時,不宜應用。

蜂王胚胎在臨床的應用?蜂王胎的作用與功效是什麼?

蜜蜂幼蟲包括蜂王幼蟲 雄蜂幼蟲和工蜂幼蟲。蜂王幼蟲又稱蜂子 蜂王胎或蜂皇胎,它是蜜蜂蜂王產下的受精卵經工蜂只飼餵新鮮蜂王漿生長發育的幼蟲體,從根本上與雄蜂幼蟲 工蜂幼蟲不同,雄蜂幼蟲是未受精卵發育而成,工蜂幼蟲雖然也是受精卵發育而成,但只有2一3天飼餵蜂王漿。早在西元前1200多年的 爾雅 和西元前...

母丁在火鍋的功效與作用,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母丁又稱母丁香。母丁香味辛,性溫 歸脾經,胃經,肝經,腎經。有溫中散寒 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暴心氣痛,胃寒嘔逆,風冷齒痛,牙宣,口臭,婦人陰冷,小兒疝氣。丁香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丁香味辛性溫,歸脾 胃 肺 腎經,具有溫中降逆 補腎助陽的作用。常用於 脾胃虛寒 呃逆嘔吐 食少吐瀉 心腹冷痛 腎虛陽痿...

明礬的應用領域?明礬的功效與作用

明礬的應用範圍很廣 明礬性味酸澀,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 收斂作用等,可用作中藥 明礬還可用於製備鋁鹽 發酵粉 油漆 鞣料 澄清劑 媒染劑 造紙 防水劑等,在人們的生活中常用於淨水。明礬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明礬的種類 有兩種,一種是鉀明礬,一種叫鈉明礬。通常所說的明礬就是鉀明礬。鉀明礬常見的存在形式...